人民網>>紅木頻道
人民網>>紅木頻道>>正文

當水墨丹青邂逅紅木家具

王玉潔 陳蔚林

2015年06月15日08:48  來源:海南日報  手機看新聞

  6月10日上午,一場由海南國盛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與海南日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辦的“國風盛景——中青年一線畫家端午筆會”在海口舉行。

  國風盛景綴椰城,潑墨揮毫弄丹青。川籍書畫家李福貴、黃迪全、唐坤和海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李玉萍等四位中青年書畫家在國盛古典家具二樓盡情揮毫潑墨,或寫意山水,虛實輕重,或濃墨重彩,輕挑細點,一幅幅精美的國畫作品精彩紛呈。

  拾級而上至國盛家具店二樓,典雅厚重的紅木家具映入眼帘,伴著古韻悠長的古箏樂,一縷清淡的筆墨香,交織著清醇幽雅的沉香,讓人心生閑適靜思之感。

  6月10日這天的書畫筆會,畫家們傾情寫意,清新雋永的江南春景、萬裡橫煙浪的江景圖、郁郁蔥蔥的竹海、相意暖陽的紅楓翠嶺、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大自然的萬千盛景,在畫家的筆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文人畫寫心中山水

  循著那股清麗的筆墨香,走到伏案作畫的書畫家身旁。

  透過成都畫院畫師、四川省詩書畫畫院特聘畫師、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黃迪全的筆端,依稀能看到黑白的高聳山峰、湍急江水、氤氳霞光、江中帆船等。

  “這幅作品叫做《直挂雲帆濟滄海》,接下來要為作品染色。”黃迪全說道,染色后這幅畫會有全新的面貌,將更加完整而豐富。與黃迪全平時創作的一些注重寫意的山水畫不同,今天他將當代手法融入進去,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營造文人畫以自然之景寫心中山水之意氣,畫作氣韻生動,雅俗共賞。為此,黃迪全在做這幅畫時,除了傳統的勾、皴、點、染以外,特用焦點透視法代替散點透視。

  “如此一來,更符合大眾審美,能將山水表現的更加硬朗而直觀,也更加貼近了‘倔強、自信、希望以及追求理想’的主題。”黃迪全介紹。

  於黃迪全左側作畫的李玉萍選擇了自己鐘愛的清新雋永風格,現場作畫《江南春景圖》。江南屋舍青瓦白牆,紅綠紛繁的樹叢環侍,房門前抽絲發苔的台階泛著綠,屋后是由近而遠的山脈,頂著氤氳霧氣,含蓄靈動。

  海南暖陽激發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木家協會會員李福貴的靈感。

  “我雖數次游至海南,卻每次都對海南的太陽印象深刻。”李福貴坦言,這次赴海南作畫,在抵達瓊島以前,時間匆促的他構思准備不夠充分而著急萬分,當一下飛機感受到扑面而來的陽光時,他腦中便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畫:環繞山間的楓葉紅了。

  “選用暖色調,一來表達海南之陽光明媚,也給海南帶來一絲涼意,二來展現楓紅與翠嶺豐富的層次感。”李福貴認為這是他對美好生活的願景。於是,眼前這幅《翠嶺·秋天外》應運而生。

  轉至中國國畫研究院院士、四川美術家協會會員唐坤的案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菁菁竹海,片舟,光影,漁民,溪流的《漁舟逐水》躍然紙上。

  “墨法未干才擱筆,清風已淨肺腸泥。”

  平面與立體的“國風”邂逅

  這天,當屬海南國盛家具筆墨香最濃。

  當天,書畫家們置身於由古典瓊作紅木家具裝飾的房間作畫,本身就是一種古典藝術融合的體現。古典家具的造型、線條、用材和裝飾渾然一體,透露出質朴典雅之美,與國風濃厚的平面書畫相映成趣。

  “紅木家具是中國傳統藝術多元化的結合,除了雕刻藝術、榫卯工藝,還融合了書畫藝術,使紅木家具更具藝術性與觀賞性,而其因書畫藝術所散發出的文化氣息與經典韻味,更是令人陶醉。”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海南國盛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名光感觸頗深。

  吳名光不僅醉心於打造瓊作紅木家具,同樣鐘愛古典山水畫,於是便促成了這樣一次平面書畫與立體家具雕刻藝術的交流。

  在吳名光的理解裡,書畫藝術和中式家具藝術同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式家具中的雕刻藝術和書畫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傳統藝術,只是載體不同,家具的造型、構思,很多都是參考了書畫的藝術。

  海南國盛家具二樓,一架屏風甚得當天來賓的興致。吳名光介紹,這架屏風雕刻了五指山、鹿回頭、椰風海韻等海南風情,是結合海南書畫藝術與紅木家具雕刻藝術的得意之作。

  吳名光感慨,每次提及古典紅木家具,總想到它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征符號,所透露的文化氣息和經典韻味濃厚,與傳統文化中的恆久、傳承理念相一致。

  “古家具、古建筑都極具傳統意蘊。”黃迪全說,第三次來海南的他深深感受到海南文化的包容性。黃迪全認為,如果能將內地的書畫藝術與海南的瓊作紅木家具很好的融合,這將是古典與現代、古典與古典相結合的佳配典范。

  書畫藝術有助於傳統家具藝術的升華,這也是吳名光樂於舉辦各類書畫藝術活動的緣由。他致力於推動古典中式紅木家具與書畫藝術融合,將傳統國畫藝術與紅木家具藝術融合裝置,組合營銷。

  “在欣賞典雅大氣的古典家具的同時,也能傾心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書畫藝術之美,曲直線條的藝術之美相交融,這是一舉多得的美事。”吳名光說。

  島內外書畫藝術的交流

  6月11日,三位川籍畫家來到海南日報,潑墨揮毫,成就一幅幅氣韻生動的山水畫作。四位書畫家的作品表現手法多樣,其山水畫給海南帶來耳目一新之感。

  “品讀黃先生的山水畫,則山色之蒼黛幽微,山氣之清涼襲人,山意之靜謐悠遠,天然界的無邊風月,共釀就一種能夠棲息精力的抱負世界。”作家伍立楊曾如是評價黃迪全先生的山水畫。

  伍立楊說,這次“國盛”與海南日報文化公司牽手的藝術交流活動,旨在將書畫藝術與家具雕刻藝術相結合,提高家具的欣賞價值,同時也是海南書畫界的一次“引進來”,很有必要。

  品讀唐坤的作品,能從他極具寫意的風格中讀出他個性鮮明的特點,用筆個性,具有透視感﹔從黃迪全的作品中,能讀出他“心中有山,筆下有山”,他的作品雅俗共賞,引起現場觀眾的共鳴﹔李玉萍的作品,能讀出她筆法細膩,追求靈氣、雋秀的女性心思﹔李福貴的作品中,能讀出他把東方傳統與西方油畫傳統結合的大膽嘗試……

  海口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王銳認為,海南本土書畫需要更多的開拓精神,以拓寬自己的視野,以此來突破程式化風格,“引進來”和“走出去”同等重要,海南需要通過更多的交流學習來避免書畫同質化。目前國內書畫界的確存在“風格雷同、近親繁殖”的面貌,需要通過不同層次、地域的文化交流和市場調節,來帶動書畫的創新,未來的海南書畫格局終會發生革新。

  對於山水畫,四川詩書畫院專職畫家黃迪全和唐坤期待:蜀地畫家與瓊地畫家有更多互動與交流,蜀地畫家也可以筆墨情懷赴瓊地寫生,將海、山、水的畫法有更多的融合與創造,在寫生中發現海南熱帶島嶼山海陽光交融的美,作一幅頗能代表瓊州地域特色的江河山海長卷。以前來海南創作過椰子樹和棕櫚樹的李福貴,也很希望能好好領略海南風光,從自然界中汲取山水的大美,作出獨具一格的“海山水畫”。

(責編:王麗芬、孫紅麗)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