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紅木頻道
人民網>>紅木頻道>>正文

仙游促紅木家具與藝雕收藏雙翼齊飛

撰寫

2015年06月29日10:39  來源:莆田傳媒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仙游促紅木家具與藝雕收藏雙翼齊飛

  “仙豀雲水流,鬆鶴慶高儔,匠心傾歐美,藝志報國酬”。6月25日至30日,2015中國(仙游)紅木藝雕精品博覽會在度尾舉行,主會場海峽藝雕旅游城吸引了全國眾多客商到場採購、洽談。

  繼紅木家具產業之后,近年來,仙游縣委縣政府又將藝雕這一優勢產業提到整合議程,積極引導藝雕產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走向全國,打造仙作產業新名片,形成仙作產業“紅木家具”與“藝雕收藏”雙翼齊飛的良好局面,為仙作大產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古藝今展 獨樹一幟

  如今,走進度尾鎮洋坂街,映入眼帘的是展示在玻璃櫃內造型各異、精雕細琢的木雕和各式各樣、晶瑩剔透的玉雕等藝雕作品,每個角落都散發著藝雕文化魅力。

  度尾雕刻工藝歷史悠久,起源於唐代的建筑藝雕,成熟於宋代的家具藝雕,風靡於明清的木雕工藝,構成度尾藝雕藝術的三大源頭。在這片文化熱土上,明代尚書鄭紀曾帶回宮廷技師﹔清乾隆年間,度尾礪山村的雕刻大匠郭懷被譽為“八閩雕龍始祖”,啟開了一卷屬於度尾藝雕的輝煌和驕傲。

  度尾是國畫大師李耕的故裡,也對藝雕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度尾藝雕將傳統國畫精華與雕刻藝術進行了巧妙融合。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工藝便成為度尾的一項技藝項目。后來,隨著度尾工藝一廠、二廠的興起,度尾藝雕技藝經過工匠們的薪火相傳和不斷推陳出新,日益得到人們的喜愛,並逐漸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產品更是遠銷國內外。

  說起度尾藝雕的特點,繼承父藝、從事佛像木雕已有30多年的度尾藝雕大師李定華告訴記者,度尾藝雕採用沉香、檀香、黃花梨、紫檀、酸枝等名貴木材原料為主,輔之有骨雕、石雕、玉雕,近年又延伸有琥珀雕和水晶雕。度尾雕刻藝術在立意、造型及創作手法上,可謂獨樹一幟、精妙絕倫。

  因材施雕,是度尾藝雕又一典型特點。在傳承技藝上不斷創新,度尾藝雕語言豐富,融多種技法於一身:有平刀塊面法和圓刀雕琢法,通過平雕、浮雕、透雕、鏤空雕、立體圓雕等形式,在刀木沖突與轉圜之間,阡陌縱橫中刻畫出經緯乾坤,締造出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在技藝上,度尾藝雕還傳承了李耕畫作的藝術精粹。從事藝雕工作17年的藝雕大師王啟瑞說,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是度尾藝雕藝術遵循的美學法則。如今的度尾藝雕更是以李耕畫作的基礎特點,以線造型,遵循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等法則,構思奇峻,作品酣暢大氣,自然洒脫。

  源遠流長的藝脈傳承和高超的藝雕技巧,帶動了收藏交易藝術行業的發展。度尾鎮黨委副書記蔡俊賓介紹道,憑借獨一無二的技藝,度尾藝雕作品共獲得“山花獎”、“百花獎”、“爭艷杯”大賽等評選的金獎156個、銀獎168個、銅獎142個。有著9萬多人口的度尾鎮,目前共有藝雕收藏商店423家,生產經營企業299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各類工藝美術大師、名人和民間老藝人80余人。度尾鎮已成為福建省規模最大的藝雕小件產品交易集散地之一。

  ■打造平台 完善配套

  紅色的磚牆、氣魄宏偉的仿唐建筑、恢弘壯麗的回形內部結構……許多客商來到度尾,總會被眼前的仿古建筑所吸引,這就是度尾鎮精心打造的海峽藝雕旅游城。

  海峽藝雕旅游城負責人劉光榮告訴記者,憑借仙作的名氣及仙游“海西紅木產業名片”的美譽,為充分發揮李耕故裡文化品牌效應,拉動藝雕產業發展,突破紅木資源制約,向低資源消耗、高附加值的藝雕工藝品轉型,度尾鎮黨委政府跳出框框,打開思路,根據產業發展遠景,傾力打造了海峽藝雕旅游城這一平台。

  海峽藝雕旅游城總規劃面積630余畝,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佔地56畝,總建筑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建有標准化生產廠房、商務配套設施、產品研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精品展覽館、李耕故居陳列館等設施,二期、三期建成后,將打造一個集生產創作、產品研發、品牌展示、產品交易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藝雕工藝品集散地。

  記者採訪期間,恰逢2015中國(仙游)紅木藝雕精品博覽會在這裡舉行,展示交易中心入駐的600多家店鋪吸引了江蘇、浙江、江西、廣東、海南等地客商前來觀光和選購。“度尾藝雕名氣大,交通又便捷,吸引了我們的到來!”來參加藝博會的浙江商客如是說。

  度尾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陳祎鵬告訴記者,過去度尾鎮給人的印象是路不通、房子破舊。此次通過借鑒、學習其他鎮的先進經驗,度尾鎮大力改造通往該鎮的仙度路,完善配套,為度尾藝雕產業持續壯大提供了諸多有利條件。

  如今,在仙游縣的交通路網配套下,海峽藝雕旅游城周圍交通條件便利,仙永公路、莆永高速貫穿全境,沈海高速及復線、福廈深高鐵環聚左右,經仙度路隻需走3公裡即可到達莆永高速出口。

  據蔡俊賓介紹,前幾年,度尾鎮藝雕商鋪自發而立,沿街零亂散布、規模小、環境差,制約了度尾藝雕在全國的推廣,也制約了整個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而通過海峽藝雕旅游城大平台的開發建設,改變了度尾藝雕產業分散的現狀,大大促進藝雕產業的集聚,吸引了附近鄉鎮的業主入駐,讓大多數離鄉打工的人陸續返鄉創業,為藝雕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集聚集群 扶持壯大

  煥然一新的瀝青道路,整齊劃一的立面改造。近日,記者走進洋坂工藝街看到,藝雕旺鋪比比皆是,熙熙攘攘的顧客穿梭在各個店鋪,挑選各種各樣的藝雕精品﹔有些店門前還堆著幾箱打包好的貨物,不少店鋪裡店員正忙著在電腦前接單。

  而在生產藝雕的潭邊社區,記者看到多家廠房裡的工人正聚精會神地用各種不同樣式的刀具,雕刻著一座座已初具模型的木雕。雕刻聲不絕於耳,一派火熱生產景象。

  一家家紅火生產的雕刻廠集聚成一張環集鎮區的藝雕經濟發展宏圖,前景喜人。

  近年來,度尾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仙游“海西紅木產業名片”大環境優勢,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在產業集聚、文化傳承、技術創新、品牌創建、品質提升上加大扶持力度,把紅木做成文化,把文化做成產業,促進藝雕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

  眼下,度尾鎮的藝雕及收藏產業已被列入福建省“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重點項目之一和莆田市“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之一。

  如何做大做強藝雕產業?蔡俊賓告訴記者,度尾鎮集思廣益,充分發揮“紅木藝雕名鄉”和“木雕藝師搖籃”的區域優勢,大手筆繪制大藍圖。鎮裡按照“一區、兩基地、兩帶”的工作思路,引導藝雕產業集中布局、集約發展,精心打造度尾特色藝雕產業園,利用政策扶持促進文化與工藝美術產業融合發展,提高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形成品牌優勢明顯的藝雕文化產業集群。

  在此基礎上,度尾鎮持續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擴大對外影響,制定《度尾鎮藝雕文化產業品牌推廣使用與保護管理辦法》、《度尾鎮藝雕企業誠信等級評定管理暫行規定》,鼓勵企業培育自主品牌,規范行業管理,目前全鎮共有注冊商標28個,大大規范了藝雕商標的推廣和使用﹔並積極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融資、人才、原材料保障、運輸物流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如該鎮為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依托職業技術學校,開辦工藝藝雕培訓班,從而為藝雕企業培養專業雕刻人才,為企業提供人才資源。

  2014年全鎮藝雕產業產值、稅收、規模企業數、生產經營企業數、從業人員均比2009年“翻一番”以上,實現年創產值65.5億元,工藝美術行業稅收1042萬元。

  度尾鎮也因此在今年榮獲“中國藝雕收藏文化名鎮”稱號。

  第 [1]頁

(責編:孫紅麗、唐沰)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