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互聯網巨頭,仙游“仙作”有了新盼頭

圖說:圖為仙游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
將傳統國畫藝術、雕刻藝術與家具制作技藝的巧妙融合,與“蘇作”“京作”“廣作”並稱為全國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之一的仙游古典家具,一直被業界稱為“仙作”,也備受古典家具愛好者的追捧。
整體銷售蕭條、價格虛高、市場上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和很多傳統產業帶一樣,近些年來,“仙作”也曾遭遇這些產銷陣痛期。好在通過牽手國內最大在線拍賣平台、阿裡巴巴旗下的閑魚拍賣,仙游在以產業源頭直供概念為核心、打造真實可靠的紅木產業直供銷售平台之路上越走越好,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市場蕭條銷售受阻 “仙作”曾遇“陣痛期”
盡管是個小山城,但福建仙游及身處其中的仙作產業帶,在家具業界卻是赫赫有名——被稱為世界中式家具之都的仙游,主要生產黃花梨、小葉紫檀等高端紅木材質的古典工藝家具及木雕工藝品,是全國最大的紅木家具及工藝品生產銷售基地,也涌現了天縱、藝銘天下、名藝名居、大臻紅木、唐煌軒、匯藝園、隆藝善品等知名商家。
福建省紅木工藝品協會會長黃元慶介紹,近年來,仙作產業發展迅速,現有工藝企業4000多家,從業人員20多萬人。2013年開始,“仙作”每年都有超過300億的市場銷售額,已成為市場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然而,2014年開始,“仙作”產業帶遭遇了一段“陣痛期”:由於中國紅木家具市場全面進入調整期,仙游高端紅木家具銷售嚴重受挫。有數據顯示,紅酸枝家具銷售至少萎縮了50%,一些主攻經銷商市場的生產企業業績更是慘淡,部分商家被迫轉型做其他材料的紅木家具。
除了遭遇這樣的困局外,傳統的產銷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也讓仙游紅木商家雪上加霜,“代售成為普遍現象,流通中的多個環節使價格虛高,還攤薄了利潤﹔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探索互聯網直供 “仙作”線上闖出新天地
為了幫助“仙作”解困,今年10月,仙游縣商務局、省紅木工藝品協會與國內最大在線拍賣平台——閑魚拍賣攜手,打造“互聯網+拍賣”的商業模式,推出在線“仙作木雕館”等創新運營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閑魚拍賣成為仙游紅木正品的唯一在線銷售平台,從‘直供’‘保真’‘包賠’三個方面確保消費者的利益。”紅木企業仙龍山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他看來,互聯網能以最快捷、最簡便方式展示信息與了解需求,也讓不認識的人相互認知、了解、接受甚至達成交易的平台﹔拍賣則是讓更多的人以競價的方式搶購到自己喜歡而又覺得超值物品,“互聯網+拍賣,是讓全國各地喜愛相同物品的人群,通過互聯網搶拍到自己喜歡而又超值物品的一種新型交易模式。”
伴隨互聯網拍賣,“仙作”還探索產業帶源頭直供模式,“直供是廠地/廠家直接供應的意思,消費者可以以低價買到高品質商品﹔廠地/廠家可以省去中間經銷、廣告宣傳等費用,實現無中間差價的交易模式。”
訪問人數超450萬,成交率達68%,成交規模超千萬元,出價次數1075次,單件最高成交金額為109.7萬元……這是“仙作”首度亮相互聯網拍賣平台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線下銷售模式,不可能有450萬人次的訪問量。
這也無疑堅定了仙游人的信心。
“今年雙十二,我們不僅繼續產業帶源頭直供模式,還推出保真包賠、增值回購等服務,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線上拍到更安心、更放心的‘仙作’!“ 採訪的最后,黃元慶這樣說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