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紅木頻道

紅木古典家具的收藏與鑒賞

2017年02月06日15:28 | 來源:商訊
小字號
原標題:紅木古典家具的收藏與鑒賞

  目前,紅木家具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紅木文化也日趨豐富,逐漸發展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這樣使紅木家具的價格持續上升,引起了收藏愛好者們的格外青睞。但是魚龍混雜的市場,有時候也迷失了消費者的眼睛。為此,記者特意採訪了太和木作的創辦人關毅先生,讓他談談紅木家具收藏鑒賞的一些知識,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據太和木作關毅介紹,紅木家具由明清傳承至今,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這與其本身的特點是必不可分的。首先,紅木家具的原材料非常珍貴。如黃花梨、紫檀木、酸枝木等名貴紅木都是要幾百上千年才能成才。目前,市場上黃花梨、紫檀價格逐年上升,其根本原因就是材料稀缺。現在的黃花梨、紫檀都基本可以與黃金等價。這就吸引了大量的收藏家涌入這個行業,尤其是一些文物級別的明清家具,更是成為國內各大拍賣公司的座上賓,收藏熱潮一波高於一波。因此,物以稀為貴,材料的不易取得,使得紅木家具成為了難得的珍品。當然關毅也強調,紅木家具的優劣,材質僅僅是一個基礎。

  其次,紅木家具具有獨特的制作工藝---榫卯結構。中國的古人,用智慧發明了上百種榫卯結構,這個技術要高於歐洲幾百上千年。這個不同於其他國家大量使用鐵釘焊接及人工添加劑、粘合劑,中國的紅木家具完全使用榫卯結構,制作過程中不含一顆螺絲、一枚鐵釘。這種工藝保証了紅木家具的傳承性,成為了紅木家具的脊柱,是中國傳統木作工藝的精華。這種獨特的工藝,保証了紅木家具幾千年不被環境所氧化,並傳承至今。

  第三,紅木家具最重要的是藝,即藝術造型,有了良好的材質,獨特的工藝,如果不融入思想和藝術,那它還是一堆木頭。尤其是在明清時代,紅木家具的造型和紋理不僅是一種寓意,更多的時候就是權利和富貴的代表。所以紅木家具都要有巧匠精雕細琢而成。尤其是在宮廷,廣作名匠、蘇作名匠、京作名匠都是宮廷的匠師。用他們先進的工藝,完成皇帝的思想和權貴。所以說宮廷家具或者京作家具是中國明清家具的代表,是最具藝術表現力的形式之一,這個一點懷疑都沒有。正是這種融合了智慧和工藝的文物家具,給我們留小了大量的寶貴財富,這個從我們修復故宮家具過程中就有深刻的體會。

  紅木家具發展到現代,大多延續著明朝時期的風格。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紅木家具的制作工藝在同現代新興技術進行結合之后更為純熟,在材料的選取和利用方面更是優中擇精,稀中取貴,所生產出的家具在材料和工藝上自是無可挑剔。同時,沒有了皇權的桎梏,沒有了古代封建思想的影響,紅木家具中融合的更多的是現代人更加積極豐富的思想文化,更加契合於現代人的生活,當然也更加得到現代人的喜愛。

  據關毅介紹,當前紅木家具的收藏價值主要仍然取決於其材質、做工和品相。基於這個原因,太和木作牢牢抓住紅木家具的每一個特點,每一步都嚴格把關,精心而為。

  在選材上,太和木作的產品都是選用上等的純正的紅木材料,甚至一塊木材就可以達到上億元﹔在工藝上,完全使用榫卯結構,以傳統制作工藝奉為基石,並平衡現代生活理念,在傳統款型基礎上加以創新改良,使之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文化上,繼承古代精華的同時注入現代元素,使古今完美融合,實現了古典與現代的平衡。太和木作所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紅木家具,既不失歷史文化的厚重感,又可體現現代的氣息與活力。可以說太和木作的紅木家具是紅木家具中的上上之作,家具收藏者們的首要之選。

  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和審美眼光的不斷提高,紅木家具在市場上一直表現出“升溫”的態勢,也成為財富的代名詞。許多人都為擁有一套紅木家具而自豪。所以關毅認為,選購或者鑒賞紅木家具,必須對紅木家具整體機構進行鑒賞,那些將人文、工藝、材質完美結合的藝術珍品,才有輝煌延續下去的生命力。換句話講,優質紅木家具才有升值收藏的價值,才能在紅木家具市場獨領風騷。

(責編:張桂貴、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