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住寂寞才能守住繁華,十年初心打造金牌導購員
--記東陽紅木家具市場家具導購員顧良仙

十年精彩,感謝有你。從2008年東陽紅木家具市場開業至今,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期間,市場也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導購員,可也有很多導購員,在東陽紅木家具市場這個舞台付出的不僅僅是多年的辛勤勞動與汗水,還有那美麗的青春年華。
東陽紅木家具市場家具導購員顧良仙
從35歲到45歲,人生中的這黃金十年,顧良仙都奉獻給了家具導購這份工作。“如果你不說,我都不知道有這麼多年了,一年一年過的也很快,我隻記得我在這裡工作期間,我兒子經歷了中考、高考這些人生階段,今年他都大學畢業要參加工作了。”想起這十年,顧良仙頗有些感慨。
旁人眼中的顧良仙,皮膚白皙,身材高挑,笑容溫婉,氣質宜人,歲月也並沒有在她臉上刻下太多痕跡,整個人給人感覺就是恬淡舒適。嚴格說起來,顧良仙做導購員這一行已經做了十七八年。從最初做著獨家生意,對著顧客愛買不買的供銷社導購員,到后來成為一名受過專業培訓,根據客戶的隻言片語就能迅速判斷出購買意向的金牌導購員,顧良仙說,心態變化特別大。
“做家具導購員和其他行業的導購員不一樣,這是一個要耐得住寂寞的行業。家具特別是紅木家具不是生活日常消耗品,每天會迎來大量的顧客盈門,如果不是有購買需求的客戶,很少會來逛家具市場,特別是在淡季,可能一個禮拜都見不到一個顧客上門。” 顧良仙笑說,剛入職第一年,覺得挺不習慣的,因為自己所在的開興紅木隻有一名導購員,很多時候真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想聊個天還得跑到隔壁專櫃去。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反而習慣了,但是養成了一個愛聊天的毛病,隻要有人上門,就眼前一亮,就算人家不買家具,顧良仙也願意跟人家聊天,聊著聊著,客人就下單了。
採訪間隙,店裡迎來了兩撥客人,第一撥客人比較臉熟,但並不是開興紅木的老客,見是對方找錯了專櫃,顧良仙笑著配合顧客開了幾句玩笑話就送對方出了門;半個小時候,第二撥客人進門,來的是一家三口,父親40來歲年紀,看了幾套家具后對著經典款的兩款象頭沙發停下腳步,表現出了興趣。顧良仙趕緊上前介紹材質,尺寸和價格,當聽說顧客家在義烏時,顧良仙特意強調了自家工廠在義烏,可以請他們到工廠參觀看貨。男主人聽的挺滿意,要了一張名片,表示再抽時間去工廠看看。
送走了顧客,顧良仙告訴我,這筆單子有戲。“義烏那邊今年又拆遷了一批村庄,許多顧客聽說紅木家具行情看漲,都來提前下定金買家具,等著下半年或者明年遷新居用。工廠離客戶的家很近,他對這套沙發又很喜歡,去廠裡看過基本會下單。”靠著十年家具導購的從業經驗,顧良仙下了這樣的判斷。
做紅木家具導購,因為單件貨品價值高,很少有客戶會直接下單的,很多顧客會選擇先轉轉市場,或者去工廠現場觀摩過后才能放心下單。這對導購員的能力要求很高,一名好的導購員往往可以快速獲得客戶的信任,從而完成訂單。剛入職頭兩年,為了業務水平,顧良仙每天都捧著筆記本狂記價格標簽,每套家具的價格標簽,顧良仙每天都要去翻好幾遍,直到看著家具就能脫口而出各個數據為止。同時,她還積極參加市場組織的各種導購員培訓,提高業務技能,利用筆記本和手機做筆記,反復觀摩領會,這才練就了這一身的金牌導購員專業技能。如今,顧良仙微信裡300多個好友,除了幾十個親戚朋友外,幾乎都是客戶。盡管也有其他家具專櫃高薪挖角,但是顧良仙憑著一顆初心踏踏實實地將十年青春都奉獻給了開興紅木,譜寫了一曲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呂晶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