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林堂紅木:專注緬甸花梨 傳承匠心品質

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融入現代的設計理念和審美需求,為追求自由、個性、時尚、儒雅的社會新貴,打造出現代中式緬花家具精品,這就是福林堂。
緬甸花梨(學名大果紫檀)價格經歷了2013年的一路飛漲、2014年下半年逐步回落之后,2015年伊始,又再次被家具商、木材商寄予厚望,直至2017年,隨著緬甸花梨原材料的減少,緬花家具也處於一路飛漲的模式。
福林堂紅木以緬甸花梨為主打材質,多年來依托專業團隊,創新“東作”豪放大氣的新古典風格,打造高品質家具品牌。為深入了解緬花材質的前景,筆者在東陽紅木家具市場採訪了福林堂紅木總經理徐楓。
緬花十裡飄香,飛入尋常百姓家
仔細聆聽每一處木紋下深藏的故事,總能邂逅至香至美的靈魂。由徐楓創立的福林堂紅木,從成立之初就選用了緬甸花梨制作明清古典家具並專注於此。說到緬甸花梨,徐楓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緬甸花梨木性穩定,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性;其次,緬甸花梨出身正統名貴但不像黃花梨、小葉紫檀那樣稀少,其較為充足的木材存儲量可以保証為消費者長久地提供優秀產品;再者,從現代家居生活的角度出發,緬甸花梨的美與真同樣當仁不讓,其淡雅的色澤和悠遠醇厚的香味與現代的生活方式完美呼應。
“緬花,它是繼酸枝木后又一紅木家具的增長極,越來越受到中產階級家庭的喜歡,甚至進入到尋常的百姓家,近年來隨著紅木原材料的增長,人們選擇緬花的比例在不斷增加。”徐楓緩緩道來,“在目前經濟形勢的情況下,隨著紅木家具老三樣——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老撾大紅酸枝原料的枯竭,性價比超高的緬甸花梨木正在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贏得了眾多紅木愛好者的青睞,憑借其優良的木性如今已逐漸成為紅木家具的‘主力軍’。”
行業內,主打緬花家具的企業比比皆是,而福林堂紅木想讓“緬花十裡飄香,飛入尋常百姓家”,要真正做到如此,卻極其不易。多年來,福林堂紅木從選材到產品工藝的處理,秉持“保持木材本色本香”的原則,以高標准來挑選油性夠足的頂級緬花老料,表面輔以燙蠟,不遮其蒼勁有力的紋路及天然色澤,全面體現家具的“原汁原味”,將木材的香醇與靈動、線條的清晰與雋永展現得淋漓盡致。
古法燙蠟工藝,傳承匠心品質
逛一圈福林堂紅木的展廳,清香四溢。細看產品,木紋清晰,如行雲流水,雕刻精細,形神兼備,韻味獨到。輕撫這些美麗的作品,沿官帽椅搭腦一順而下,光滑而有質感。在福林堂的家具世界裡,真正展示了東作精品的新風范。
“看面更要看底。”徐楓告訴筆者,福林堂紅木的家具打磨是做得極為精細的,家具的底部與面部以同樣的標准進行打磨,並會有專人進行刮底處理,力求每一處細節都做到完美。每一道工序,都要經過徐楓親自把關,其嚴格的程度,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
同時,徐楓始終堅持“不上色,不上漆,用本真工藝做本真家具”的原則,保持木材的本色本香,通透自然。採用古法燙蠟工藝,在木材表面形成密封的保護層,用以保持木材含水量的相對穩定,防止外界濕度變化給木材造成較大的伸縮變化。此種傳統手作方法,充分發揮緬花本身特性,讓木頭保持本真的光身狀態,香味自然散發,沁人心脾。筆者隨意拉開一個抽屜,幽幽的清香隨之散發,便能感受到福林堂的家具格外香氣醉人。
徐楓說:燙蠟是紅木家具最含蓄的裝飾。打磨后的家具光亮如鏡,由於不斷受到空氣的氧化、人手和抹布擦拭等因素的影響,這層蠟質的保護膜在家具表面、棱色和邊線等處會出現一種自然的、透亮的、溫潤如玉的質感。隨著時間的流逝,有色差的木材,色差也會越來越小而且趨於均勻,木材的花紋和色澤也會格外雋永耐看。燙蠟把木材的天然材質發揮至極致的同時,更顯示出天然質朴、不加雕琢的美感。
好家具自然有品質保障。面對紅木市場混亂,一些違規企業試圖以其他材質冒充緬花“以假亂真”,福林堂自有一套自己的應對方法。福林堂裝賣店所在的東陽紅木家具市場自成立之初就攜手南京林業大學木材科學研究中心,率先在國內同類市場建立材質鑒定專業服務機構,市場內100%廠商參與材質認定,100%保障消費者權益。福林堂的每件紅木家具都配有一卡一書一証,即即產品質量明示卡、產品說明書、產品合格証以及產品木材鑒定証書。通過層層驗証把關,確保顧客買到福林堂100%的緬花產品。
結語
多年來,福林堂紅木始終以品質為本,“軟硬兼施”:在保証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創新機械設備、選材工藝、產品設計、營銷渠道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注重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工藝。以“化古為新”的高度對傳統紅木家具予以尊重和發展,結合時代精神和生活需求,打造最具品位和時代精神的緬花家具。福林堂一直在演繹盡善盡美,我們也相信,在徐楓的領導下,福林堂紅木的未來必定可期。(文| 駱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