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紅木頻道>>行業大家

伍炳亮:紅木家具未來可期 “做精、做特、做優、做專”

2017年10月22日15:07 | 來源:人民網-家居頻道
小字號

  按語:2017年已過去大半,傳統家具行業在起起伏伏中喜憂同在,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各方面的壓力。比如原材料、工藝制作、技術傳承與設計創新,以及未來方向把握等問題,本網特別約訪了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常務主席、中國工美藝術大師伍炳亮先生。以下為採訪實錄: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常務主席、中國工美藝術大師 伍炳亮

  人民網:您曾談到傳統家具制作分經典款式和普通“大路貨”兩種類型,您能具體談一下嗎?

  伍炳亮:中國傳統家具分布在全國各地,有著千千萬萬不同款式,判斷它好與差也是一門學問。如何區分一件家具好與差,需要平時不斷學習與研究,在實踐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眼光和鑒賞力。傳統家具之中既有經典之作又有普通大路貨,既有京作御用風格家具,又有民間土作家具。京作的御用家具好像現在名牌代表作,就像我們平時對瓷器評估級別一樣,有官窯級別與民窯級別之分。

  那麼什麼款式的家具叫經典款式呢?我可和大家打個比喻,在明式風格之中,譬如:羅漢床類、條桌類、畫案類、四出椅類,或圈椅類別等等,單說羅漢床類,什麼款式羅漢床在明式羅漢床類別之中排行第一、第二、第三名,若倒退第十名,那就不能採用經典一詞比喻形容了。從這事例說明,對於當代仿古家具、紅木家具、企業家們在制作家具時,如何把握好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人民網:您認為中國傳統家具制作的靈魂是什麼?

  伍炳亮:傳統家具藝術不是一個沒有生命力的標本,我們應該全面地了解傳統家具藝術,站在整體高度的藝術水平對每件明清時期的作品進行欣賞、研究和冷靜的審視分析。我們學習和尊重的應該是傳統家具藝術,而不是獨立的一件家具。我認為,明清時期制作的家具,包括宮廷珍藏家具和民間出現的老家具,並不是每一件都是完美無缺的,有部分家具是真正經過文人參與和優秀設計大師所構思設計的,利用能工巧匠們精湛技術的配合打造,成為無可挑剔的經典作品。

  如伍氏興隆館藏的一件海南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不僅採用一木一器的做法,還結合了工藝最為考究的全榫卯可拆裝方式,整個家具沒有一處膠粘,用木槌敲打就能把整件家具拆成零件,而其完整狀態下的榫卯連結嚴絲合縫,連一根頭發粗細的縫隙都沒有。但也有一些是一般工匠,甚至民間小作坊制作的,有些家具造型方面存在不足,也有些制作工藝不到位的。所以學習與提高是重中之重。

  人民網:您對傳統家具的設計創新有著獨到的見解,能舉例說明嗎?

  伍炳亮:我國明清家具雖然取得了世界矚目的藝術成就,但其型制規格等並不一定完全適應當今的居室生活空間。藝術風格的成因則源於其對傳統家具文化的深刻理解,獨具特色的“伍炳亮家具風格”就是以“型”“藝”“材”“韻”為准則的傳統家具評鑒與設計制作指導理論,改良與創新設計出一批明清式藝術家具。為適應傳統與現代生活融合漸變的趨勢,我們在款型、尺寸、功能性等方面予以調整改變。以材質處理手法為例,伍氏興隆黃花梨仿古家具,經風化、打磨、上蠟處理后,將黃花梨綢緞般的質感予以了極致呈現。這其間的獨到魅力,首先應歸功於其特殊的風化處理。每做好家具,我都將它們放置到室外,任其風吹日晒,乃至反復澆水再暴晒,短則十天半月,久則長達數年。在旁人眼中,這些辦法顯得“嚴酷”,但我則借此使家具的材質木性得到充分穩定,一褪新家具的火氣,使之呈現老家具般古朴自然的風貌,形成了含蓄內斂的獨特韻味,贏得業內外眾多專家與藏家的青睞和肯定。

  無論做什麼材質的傳統家具,都要走精品系列化之路,多出好看、好用、好坐的作品,通過有思想有水平的設計來展現傳統家具的韻律於美感。有不少紅木家具企業沒有找到正確方向,所做出的家具不明不清、不中不西、甚至有的不倫不類。所以,定位制作家具的發展方向非常重要,就好像一條船,在大海茫茫之中,往那方向走?東、南、方向還是西、北方向,必須有一個指南針,也就是說我們傳承什麼,發展什麼,必須有一個清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

  人民網:您能從藝術和文化的角度來談談傳統家具與這二者的關系嗎?

  伍炳亮:中國傳統家具和詩、書、畫藝術並列,是中國文化藝術重要的元素。其用優良的木材承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藝術文化,是將形象美和內在美結合在一起的一種藝術。它通過內外的結合,既可以讓中國傳統家具具有實用好看的特征,又具有藝術感染、文化熏陶的效果。與西式現代家具相比,中國傳統家具在造型上更能約束人的行為姿態,在內涵上更注重滲透文化思想。中國傳統家具並非是一般實用功能家具,而是一門藝術文化。要厘清二者的關系,第一,要對中國傳統家具文化藝術內涵的了解;第二,要了解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史;第三,要不斷學習與研究、在實踐之中提升自己審美眼光和鑒賞力;第四,把握好對傳統家具的定位與設計,借古開今、傳承與創新、傳承與發展,為每一件家具創造了“美”。

  具有“美”的家具才能被廣大消費者推崇與熱愛,才能創造市場,創造作品最大的附加值,被賦予不同的藝術價值。目前,國內外已經將中國明清家具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予以研究,因此,在以后的發展中傳統家具會越來越注重具有創新設計意識的家具作品,設計師也會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藝術家一樣享有備受尊重和推崇的地位。

  人民網:不久前,您榮膺了“第一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稱號,成為了傳統家具行業獲此殊榮“第一人”,您是如何做的呢?

  伍炳亮:當下的傳統家具行業缺乏傳承,缺乏對設計的理解,所以呈現產量大卻精品極少的現狀。我本人一直將傳統家具傳承視為己任,推行精品制作,並且出書立著福澤社會。於2008年出版的《中國傳統家具收藏經典 伍炳亮作品珍賞》是由人民美術出版社耗費數年時間,推出的第一本大型明清式家具作品圖冊。該圖冊分為上下卷,近四百件家具作品是我耗時三十年高仿與改良創新設計的千余款家具作品中精選而來,完整地展現了由明至清家具發展演變過程中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是展現中國傳統家具最為詳盡與全面的作品專集,也是國家級美術專業出版社首次將傳統家具設計師的作品以藝術作品集的形式出版發行。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常務主席、中國工美藝術大師 伍炳亮

  因為歷史上朝代的變換、戰亂的破壞、人為地損毀等等,能夠存留下來的明清家具本來就寥寥無幾,因此國內的明清家具屈指可數,使得明清家具的研究多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尷尬處境。而這部圖集之意義早已不限於個人的總結與回顧。這次榮膺了“第一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稱號即是對此貢獻的褒獎。

  人民網:紅木家具用材枯竭、一木難求的局面不斷延伸,原材料“漲勢”迅猛,現在很多企業發展都面臨內外交困,作為行業的領軍人物,您有什麼建議?

  伍炳亮:中國經濟的發展會在波浪式之中不斷前行,從目前市場情況下,正是我們投資的黃金時期。大家可以回想2012到2013年底,各種進口紅木原材料創造一個又一個新高后,現有很多木材和2013年高峰時對比已經回落了20%至50%左右,市場行情已經回調到底部。所以,我建議大家現在該是抽底購進原材料的時候了,能否賺取投資豐厚的利潤回報,機會是留給有准備的人的。中國傳統家具名貴用材: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印度小葉紫檀、東南亞的老紅酸枝,其生長期都超數百年、上千年,是短期內不可再生資源。比如海南黃花梨,經過近幾十年的消耗,遺留民間的野生林老料基本枯竭、一木難求;越南黃花梨也已無貨進入內地;老紅酸枝材料產地出貨量迅速減少。那麼今后如何把握投資與收藏定位,要根據自己的喜愛和經濟實力。

  以紅酸枝為例。2016年前十多年間,木材市場曾出現過一整批集裝箱大貨車裝運大量老紅酸枝,交易市場火爆現象,但現在由於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限定,這種景象已一去不復返。近一年多來,老紅酸枝材料商人出貨都是幾百公斤至二三千公斤小數量。由於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市場行情從今年下半年起大幅上漲,創造了2013年以來的新高。分析老紅酸枝供應量和庫存情況,2014-2015年部分紅木企業和木材經銷商為回籠資金,償還銀行貸款,曾被迫將庫存老紅酸枝木料和家具成品廉價出售,現在庫存消化已近尾聲。

  人民網:請您分析一下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傳統家具行業的走向,以及未來展望。

  伍炳亮:傳統家具企業能否度過難關,在新常態下平穩發展就要有一個清晰的發展思路和明確的目標,要定位於做精、做特、做優、做專,多開發、不斷創新設計新的與眾不同的精品,盡量減少同質化惡性競爭。因為隻要有了自己獨特的設計產品,才能為自己企業帶來新的活力。企業要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把握不同的市場定位,與時代發展同步,迎合市場發展變化和需求,以此打造出具有當代審美理念的品質家居環境,這考驗著各紅木企業的掌舵人的智慧。而恰恰在名貴紅木材料價格高漲、存世量遞減的形勢下,制作名貴精品傳統家具,向高品質與高藝術含量的方向發展,才能在轉型中存活下來,也將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紅木家具行業未來可期,我覺得越稀缺、越名貴的優質、耐用、美麗木材和制作好的精品家具,越能體現它的藝術與收藏價值,能夠有條件、有機會擁有實為緣分。對於其它價格不高的普通木材,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從目前狀況看,還遠遠滿足不了龐大的客戶需求,價格也會在波浪式前進中再創新高,眼下是擁有它們的最后良機,機不可失。

  (文/ 周一)

(責編:孫紅麗、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