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紅木頻道

中國國家展區第四次亮相北美

洛杉磯藝博會再現“中國風”

2018年01月15日12:56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1月10日晚7點,第23屆洛杉磯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洛杉磯藝博會”)在洛杉磯會展中心啟幕。在文化部支持下,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中傳財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具體實施的中國國家展區第四次亮相洛杉磯藝博會。此次中國國家展區攜“東方氣韻”“墨意檀香”“品味風格”“時代鏡像”四個板塊,在美國西部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藝博會上刮起了又一場“中國風”。

第23屆洛杉磯藝博會中國國家展區開幕現場

  記者 景曉萌

  文化“走出去”品牌優勢顯現

  當晚9點,中國國家展區開幕式拉開帷幕。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文化參贊古今、文化領事王瑾,洛杉磯藝博會合伙人、藝術總監金·馬汀戴爾,棕櫚灘會展集團總裁、洛杉磯藝博會合伙人斯科特·迪亞門特,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中國國家展區總策劃江心,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河北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史建偉,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古今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國家展區選擇在洛杉磯展出,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讓美國人民有機會近距離地欣賞到中國當代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從而了解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發展狀況。此外,展覽讓中國藝術家通過參加國際展會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通過文化貿易的平台把中國的藝術品推向世界,是長久的、讓藝術充滿活力的方式。”古今表示。

  金·馬汀戴爾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對他來說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他曾經在中國旅行,也收藏了不少中國藝術品,其中一部分作品正是來自中國國家展區。“我們很榮幸能夠在新一屆的藝博會中,繼續與中國國家展區合作,並欣賞到精彩紛呈的中國藝術品。”他說。

  “今年是洛杉磯藝博會的第23個年頭,我們很高興能夠成為中國的伙伴,並有機會呈現中國文化藝術當下生動、豐富的狀態。”斯科特·迪亞門特說。

  江心表示,今年是中國國家展區在洛杉磯藝博會的第四次亮相,連續四年選擇美國西部影響力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藝博會作為中國國家展區的展示平台,共享一個藝術空間,在促進中美文化深入互動的同時,更增加了中國優秀文化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自信。“作為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的品牌項目,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們更為注重‘傳統文化的當代闡釋’和‘中國道路的學術表達’。”江心介紹,中國國家展區力求以此為宗旨,秉承“傳承的渡過”這一核心理念,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有發揚、有創新的藝術佳作源源不斷地展示給世界,在促進世界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發展中,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特色突出 亮點精彩紛呈

  從2015年開始,連續4年登陸洛杉磯藝博會,使中國國家展區成為藝博會最大的亮點之一。從2015年首次展出開始,中國國家展區以“傳承的渡過”作為核心理念,旨在打破精英藝術與民間藝術的分野,通過當代藝術與非遺作品的並置,立體化地呈現出中國文化藝術的傳續與創新。自此之后,當代藝術與非遺作品成為中國國家展區的特色板塊,並始終沿用在此后的展覽中。

  在本屆中國國家展區中,“傳統”與“當代”繼續實現了和諧共生,並以“東方”元素作為展覽的一大亮點:“東方氣韻——劉以林的藝術空間”展現了一個創造力旺盛的藝術家藝術表達的多重方式;“墨意檀香——中國文人的詩意棲居”和“品味風格——傳統工藝的古典與浪漫”兩個板塊呈現了政府及機構對中國國家展區這一平台的重視,由於他們的支持,區域和行業成果得以在統一的策劃中集中展示;“時代鏡像——點彩當代藝術”注重藝術元素的豐富多彩,特別是海外華人藝術家的集中亮相,展示出中國藝術家走向世界的藝術之路及身份歸屬,也從另一側面體現了中國國家展區更為豐富的內涵。

  除了中國國家展區之外,洛杉磯藝博會也以好萊塢明星助陣、參與性強的互動藝術項目、豐富多元的獨立展示單元為主要特色,使其在美國眾多藝博會中脫穎而出。

  此次洛杉磯藝博會VIP之夜也是星光熠熠。好萊塢演員、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得主、知名美劇《廣告狂人》男主角喬·哈姆等明星的出現,引發粉絲尖叫;當代藝術綜合特展“Little Topia”精選美國當地的新生代藝術家,呈現出美國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面貌;參與“游牧雕塑計劃”的古巴藝術家安吉爾·裡卡多·裡奧斯作品,將在洛杉磯會展中心展出后前往墨西哥;UCLA Art|Science Center展出的新奇有趣的交互式展品,讓觀眾零距離體驗藝術的再創作……2017年,第22屆洛杉磯藝博會創下了7萬人次參觀量、近2000萬美元成交量的優秀成果,今年雖然北美多地遭遇暴風雪,但四季如春的洛杉磯仍然人潮涌動,藝博會有望再創佳績。

  人氣爆棚中國國家展區熱度高漲

  通過中國國家展區連續四年在海外主流藝術平台的大力推廣,中國文化藝術作品實現了大體量、高規格的規模化推廣,在社會效益、學術高度、市場反響等方面均收獲頗豐。

  首次參加中國國家展區的當代藝術家劉以林成為當晚的“藝術明星”,收藏家、愛好者紛紛與藝術家合影交流,其中一件不鏽鋼雕塑作品已得到藏家預定。曾在2017年洛杉磯藝博會購買藝術家張國龍作品的美國藏家朗德·愛普爾與中國國家展區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年,他攜妻子、女兒特地來參加中國國家展區開幕式,並對展覽贊不絕口。

  “中國國家展區的參展作品非常豐富,讓我們對中國文化藝術的成就有了很全面的了解。”朗德表示,他尤其鐘愛劉以林的作品,當得知劉以林的創作包括雕塑、油畫、鋼筆畫等多種材質之后,他連連用“震撼”“不可思議”表達激動的心情。他表示,同一位藝術家可以在如此豐富的媒介之間轉換,且游刃有余,這是難以想象的,“這說明藝術家擁有充沛的創造力”。

  來自美國加州的當代藝術家特琳與劉以林作品頻頻合影,她向劉以林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照片:“我認為劉以林的作品有著充沛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可以感受到這些飽滿的顏色、流暢的造型中所蘊含的奇思妙想。”在特琳看來,她的作品在形式上與劉以林的作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並希望在未來與劉以林進一步探討藝術創作。

  首次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合作參展的河北省對外文化交流中心展位人頭攢動,其攜帶的水墨作品和紅木家具均受到廣泛好評。史建偉表示,不同國家的藝術家、藝術作品琳琅滿目,他們用各自的藝術理解表達自身的觀念,給觀眾帶來思維的拓展。“這次展覽對我們來說非常有意義,對於提升河北文化藝術發展水平非常有幫助。藝術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國人對文化的理解,以及生動的故事。中國國家展區能夠把這些優秀的作品向世界傳達,是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交流的很好載體。”史建偉說。

  在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展區,技藝精湛、造型優美、材質精良的紅木家具及非遺藝術品收獲了海內外觀眾的不住贊嘆。現場家具均允許觀眾試坐體驗,讓海外觀眾能夠零距離感受中國古典家居文化魅力。同時,既具備宮廷富貴、又擁有文士雅趣,集實用性、藝術性於一身的經典藝術家具,也實現了穿越時空的對話。與往屆展覽類似,紅木家具在開幕當晚即達成多筆成交意向,又一次實現了“開門紅”。

  在“時代鏡像——點彩當代藝術”展區,無論是融合魚皮鑲嵌與漆藝技術的魚皮畫,還是兼容西方藝術觀念與東方審美趣味的抽象油畫作品,均吸引觀眾駐足細細品味。特別是海外華人藝術家的加入,在豐富展覽內容的同時,對展覽整體的策展思路和板塊架構進行了優化與提升,形成中國國家展區的又一亮點。

(責編:何倞倞、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