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紅木頻道

年來了,吃茶去 去東陽木雕城趕年貨大集

2018年02月11日10:37 | 來源:東陽日報
小字號

  “吃茶”是東陽人待客的第一道禮節。隨著茶道回歸,如今的奉茶之禮已非舊時撮茶葉沖開水這麼簡單,從茶葉、茶具、茶點到茶藝,莫不講究。因此,精致的茶具必不可少。

  在東陽中國木雕城一期H區一樓的“藏寶涂”,專門銷售建盞。在“小清新”之風盛行的茶器家族中,建盞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是宋代第一茶器,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宋徽宗趙佶為它著書立說,茶界稱它是“唯一為茶而生的茶器”,陶瓷界則稱它為“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藝術品”。

  很多盞友說,用建盞品茗,會讓人感覺水乳交融,甘潤順滑,茶性十足,韻深味濃,暗香涌動。其實,無論是用建盞盛白酒、啤酒、紅酒,還是白開水、礦泉水、咖啡等,喝起來口感亦更甘純美味。

  “藏寶涂”的經營者涂秀鋒是一位年輕的80后,但說起建盞和茶道,卻是如數家珍。採購茶具時,記得在店裡小坐一會兒,聽店主說說“建盞那些事兒”。待過年時,一邊品茶,和賓客一邊“論盞”, 既沾了煙火氣,又增添了書香氣,豈不美哉?

  建盞

  去木雕城趕年貨大集

  淘“中國味” 過中國年

  “真好,又要過年啦!”近幾年,不少市民都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這個春節,不妨學學1000多年前的宋朝人,琴棋書畫劍,詩歌茶酒花,過一個傳統味兒濃郁的中國年。

  2月13日(農歷十二月廿八)至2月25日(正月初十),東陽中國木雕城因春節休市。年前最后的“尾牙”,一起到木雕城淘“中國風”利器,把“中國味兒”搬回家。

  送禮,送出中國味兒

  過年要過中國年,送禮要送中國味兒。過年了,許多人都會為送什麼禮物而煩惱。傳統的保健品、食品不僅沒新意,而且難以投人所好,年后處理起來往往是累贅。中國木雕城一期H區和二期B區三樓的工藝品,或許可以為你提供新選擇。除了茶器、香器及各種竹木玉石小工藝品,還有很多可作禮物。

  比如,紅木梳子。春節裡,結婚辦喜事的特別多。在中國文化裡,梳篦是一種美好而浪漫的存在,經常被當作定情信物。在婚嫁儀式中,也少不了梳篦的參與。家人往往會請來“好命婆”,一邊為新娘梳理頭發,一邊吟唱著美好祝願的歌謠:“一梳梳到底,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子孫滿堂。”少女待嫁的紛亂心緒,也就被這溫柔的旋律漸次撫平。民間木梳種類繁多,譬如綠檀、黑檀、桃木等,這些在東陽中國木雕城內也到處可尋。市場上還有越黃、海黃等高端木材制作而成的木梳。在價格方面,一把品牌梳子的價格可以在木雕城買一大把木梳,但做工和材質方面,后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了梳子,市場中各種材質的花器,包括竹、木、藤、陶等,經過隨意組合,可以送給新年喬遷或者婚嫁的朋友。總之,隻要細細淘,木雕城內各種中國風伴手禮,多得不要不要的。

  中式家居,我們“不一樣”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家每戶都開始鉚足干勁,置辦年貨以增添新春氣氛。除了選購年花、春節裝飾品之外,更換舊家具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迎新春的潮流儀式。

  春節,家居也要來點“中國味兒”。你印象中的中國風還停留在扑面而來的“大紅大綠”嗎?其實,隻要在現代家居中點綴一二,就能營造出濃濃中國風。例如,在充滿現代氣息的餐桌旁配上一把中式傳統風格餐椅﹔或是利用挑高空間,架起一張去掉繁冗雕花卻依舊具有清式家具風情的中式床榻……既不會造成居室的沉重感,還可以有效緩解傳統中國元素帶來的審美疲勞,為整個居室營造一份可以沉澱的氣質。

  不想“大動干戈”的,可以給家中選購一些配飾。無論是傳統瓷器帶來的古色古香,抑或現代藝術品帶來的文化氣質,都是家居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盞竹編的燈具,或是有傳統元素的器皿,都可以帶來不同的中式氣息。

  臨近年關,木雕城的商戶看到你這麼有品位,“咬咬牙”也就半賣半送了。

(責編:張桂貴、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