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紅木頻道

合興奇典居家具蕭廣鐸:臻品根基 寧曲不直 

2018年03月19日10:59 | 來源:人民網-家居頻道
小字號

  認識蕭廣鐸的人對他的評價就五個字——“完美主義者”。可這背后,卻是他幾十年來對自己的苛刻,對工人的嚴求,對產品每一個細節的把控。

  匠之根 不跟風

  中山市合興奇典居家具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涌人,董事長蕭廣鐸從十多歲起便開始學習木工制作與家具設計,二十歲出頭成立公司,他將自己的青春、熱情、專注、堅韌都奉獻給了這個行業,他對家具的熱愛超乎尋常,在外人看來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對工匠精神的理解與執著是他一路前行的動力,制作卓越、打造臻品是蕭廣鐸一直以來從未改變的目標,也因此他被評為“高級設計師”、“中國收藏家喜愛的紅木家具藝術大師”。

  作為合興奇典居的掌舵人,蕭廣鐸唯目標而行。當紅木家具市場火爆時,很多企業“擴”字當頭,異軍突起者有之,擴規模、擴產品、貼牌者更有之。他仿佛置身事外,在低頭全心做自己的每一件產品,合興椅、百獸圖等經典一件件問世。當仿制風大行其道時,一些企業調轉方向,亦步亦趨,甚至日進斗金時,他似乎眼中不見心亦靜,專心致志的做自己的專利和設計,分別與意大利、法國、日本等知名設計師合作,雅典系列、雅式系列等專利產品源源而出。

  當唯材質論喧囂塵上,很多企業紛紛掉頭,材料成了唯一賣點,不明就裡的消費者跟風熱捧,不少企業由此賺得盆滿缽滿時,蕭廣鐸依然我行我素。雖然有些郁悶,但還是信心堅定,因為他相信自己的選擇,優質選材,精工制作。

  他說,我是工匠出身,工匠的烙印在我身上已經無法祛除,於我而言,對每一件產品的精益求精是我的責任,而對企業來說,“工匠精神”是治企之本,是打造高質產品的唯一途徑。

  事謙虛 人嚴苛

  蕭廣鐸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溫文爾雅。對外,他為人十分低調,做事謙虛,凡是來合興拜訪交流的同行大咖、專家學者們他總是禮遇有加,再忙都會放下手頭工作,向他們虛心請教,請他們指導,提供產品改進意見,然后進行認真研究,並立即踐行。對內,他對工人們的要求極為嚴格,以致於在合興,大家隻要埋頭做好自己的產品就好,倒是少有人去競爭公司的領導崗位。在這裡,工人們想的單純,做的也專一;他們隻需擔心一件事,自己負責的產品是否達標!若有新手,負責人可就要多些擔待了,隻要被老板檢查出一點點瑕疵,可沒有新老之分,搞不好會迎來一陣“疾風驟雨”訓誡。

  合興的工人們對老板又敬又怕,敬老板的真才實學,在此可學到好技藝;怕的是出一點錯老板都不放過。時常有一些它廠的工人慕名而來,但能適應的不多。而一旦被錄用,他們就都不願離開,不僅僅是因為待遇,一旦他們做慣了精工產品,跳槽到其它廠再去做“稀裡糊涂”的家具,自己都無法容忍。因此,很多人出去又回來,一做就是好多年,合興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老工人比比皆是。

  木於人 似一體

  當你看到一車車壯碩的硬木樹材拉過的時候,看到它們作為原材料碼放整齊的時候,你有何感想?當拿到了大自然這些恩賜,又會怎樣對待這些樹中“貴族”呢?這關乎紅木家具制作的根基。

  古往今來,“寧直不曲”是人們對英雄人物高尚品質的形容。這個詞也是對木材的最直觀描寫;大多數人都喜歡選擇高大壯碩、挺拔俊逸的直材,可蕭廣鐸的看法不一樣,他認為名貴硬木中的翹楚並不僅僅取自直材之中,而是另有精彩。問他為什麼?答曰:對木材的了解。尋木多年,木於他,似一體,它的秉性、它的每寸肌膚都已經深入其心。

  “具溫潤,勻質地,聲舒暢,並剛柔,自約束”是人們對紅木的藝術寫照。紅木中的每一種木材,其自身的紋理形成由於生成條件、氣干密度、生長輪、鋸切角度的不同,芯材圖案千變萬化,無一復合,有的像自然水波紋,有的像人工版畫,正是這些圖案的變化,成為了家具材料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因此,一些材質相同,外表上看上去似乎差不多的家具,售價卻相去甚遠。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工藝上的差別、雕刻的難易、用功的深淺等。但是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區別在於選材與配料上。

  紋之美 在“芯”中

  故此選材可大有學問。比如同一棵樹,樹的上部、中部、下部的材質都不一樣,更不用說不同樹齡、不同規格、不同產地的樹木;即便是同一樹種,其硬度、光澤度、色澤等都會有很大區別。所以,為了做起來省事,又能質量好,就必定要選擇材質盡量相近的,這就是很多人為什麼青睞直材的原因。

  而蕭廣鐸對彎材卻情有獨鐘,盡其所能地去搜尋。他數次進入非洲,在熱帶雨林中與木為伍。通過日積月累,他發現彎木有一個小秘密,就是藏在其“芯”中的——木紋之美,與眾不同。

  蕭廣鐸打了個比方,他說,“如果大家見過癭木(又稱影木)做的家具就能了解我說的‘秘密’了。癭木是老樹盤根錯節的部分或是病態樹木的瘤,剖開后其橫切面呈現特殊的紋理,美麗異常,有的還顯現出一串串葡萄或芝麻般的花紋,匠師們將其稱作葡萄紋或芝麻紋,因少見,所以非常珍貴。同理,彎材所呈現出的木紋與癭木雖有不同,但若選用得當,藝術效果不相上下。”

  這就不得不提彎木的“出生”。彎木可以說是樹林中“受盡委屈的孩子”。在熱帶雨林中,彎木所處的位置一般不佳,加上光照、周圍樹木以及季風雷雨等外部環境的影響無法正常生長,它們隻能選擇蟄伏。稍有機會便會緊抓不放,鉚足了勁,見縫插針地往外伸展。如此這般,生長年限自然就要長於直材;因為無法挺直腰杆,外形看上去有些丑陋;最大的問題是出材率極低,開料難度極大,不受人“待見”成為了人之常情。

  但這樹木的耐力極強,氣干密度均高於同類直材,皆因其獨特的生長過程。就如窮人家的孩子,在艱難環境下會變的格外堅強,深知自己底子不夠好便能奮起直追,不斷地充實自己,肚子裡自然就“有了貨”,這就是樹與人的相同之處。特殊的生長使它的芯材愈加緊致,品質之美進一步顯現;漣漪狀的紋理,行雲流水般的感覺由此產生;有些大的彎料因為木纖維長,紋理更加柔潤,漣漪還會漸層和緩,如暈染般散開,怎不叫人驚嘆。

  費心力 有所值

  彎木的另一個奇妙之處是一些紋理可以單獨成形,彎木之所以彎是因為很多都木頭或多或少受過傷,傷情使其改變了年輪方向,其受傷處(樹櫛)便形成了千姿百態的“鬼面”、“狸斑”等天然紋理,因不常見,制成后的產品非常受藏家喜愛。

  彎材少用的另一原因是開料艱難。一是浪費巨大,二是可選之才有限。要想選到材質相近、紋理相通的材料並非易事。比如一對圓角櫃,若要達到木質顏色統一,花紋對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翻騰多少材料才能找出一對來。對於木材本身所具有的動物、花草、雲、水、山等自然紋理圖案,若要相得益彰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簡而言之,彎材直材道理相同,材料選得好,紋路順,走向一致,榫卯就好做,家具自然牢實。料配得好,色澤相當,過渡自然,看上去就會渾然天成,就能增加家具本身的價值。只是彎材所做的家具更能呈現木的個性與多樣性,自然之美體現充分,價值會更高。

  “彎木低調,外丑“芯”美,紋理特別、密度緊致、圖案格外紛呈;但把它真正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蕭廣鐸說道:“我們雖然多費了心力,但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買到了好東西。就很值!”(周一/文)

(責編:張桂貴、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