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鲁班”迎客
卢贵星20多年来一直钻研“榫卯结构”,可以制作出几十款不同类型的“榫卯结构”样板。
“榫卯结构”代表作品——“鲁班锁
日前,以倡导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新会“鲁班馆”对外迎客!这间共600多平方米的“鲁班馆”,坐落在新会“中国古典家具之都”5楼,首期陈列着87款不同形式的红木艺术家具的“榫卯结构”,这些“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结晶。新会“鲁班馆”通过实物、图纸等形式,再现了20多年来一名名新会手工艺人追寻中国传统精湛工艺的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87款传统手工艺“榫卯结构”
昨天,记者在新会“鲁班馆”看到,600多平方米的“鲁班馆”,陈列着几十款清代、民国以及上世纪70年代的红木家具,这些红木家具,有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且都是近年从新会民间收购回来,款式各样,有八仙桌、太师椅、圈椅、条案、大床、条柜、坐墩、盆景、屏风等,造工精美。
江门市工匠协会工作人员邓钦昌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红木家具,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每套红木家具都是以中国传统榫卯技术制作,每套红木家具,都采用了多种榫卯拼接技术,一套皇宫椅,由10多种不同的榫卯技艺制作而成。
而另一边,则陈列着87款“榫卯结构”样板,记者看到,这些“榫卯结构”结构复杂,造型精美、紧密,形状多种多样。据介绍,在“鲁班馆”陈列的87种款式的“榫卯结构”,按照结构造型,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另一类是点结构,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还有一类是构件组合,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榫卯结构”样板均由新会工匠制作
据了解,新会是“中国传统古典家具之都”,是广式红木家具的发源地之一,从明代开始,当地木匠已经开始制作红木家具,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批批“收买佬”从民间收购一些红木家具,这些红木家具几经辗转,销售到香港、澳门等地。自此,一批批工匠从全国各地来到了新会,按照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红木家具,而这些手工技艺精髓就是“榫卯结构”。
新会“鲁班馆”陈列的87款“榫卯结构”,均由新会工匠制作而成,他们当中有一群技术高超、手艺超群的鲁班传人,如谭礼华、赵裕兴、卢贵星等人,他们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技术,在新会工作长达30年之久。
人物故事
20多载钻研“榫卯结构”
1995年,17岁的卢贵星来到新会,以传统家具修旧为生。据介绍,新会是广作古典家具的发祥地,上世纪70年代中叶,许多旅居港澳的同胞和海外华侨,通过新会的乡亲选购古典家具。收购古典家具的收买佬,带起了新会乃至全省广式古典家具产业的复兴。17岁的时候,卢贵星来到了新会,卢贵星跟着“收买佬”从城市到乡村,跑遍新会等地,后来,又到广东省内及福建、北京、上海,专门学习“榫卯结构”制作技艺。
“我们把一套套收回来的大红酸枝八仙桌、条案、官帽椅等拆开,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髓,因为这些古旧家虽走过100多年的风雨,但榫卯结构完美,具有独特的韵味!”卢贵星说,他从此步入中国传统家具行业,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天津等地的博物馆学习、探索。卢贵星说他特别喜爱王世襄的作品及其对明式家具的研究,故收集了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萃珍》等作品,并深刻体会到明式家具的精髓——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等等。
“榫卯结构”是红木家具灵魂
“我是从做拆装旧家具走过来的,又通过学习,对前人的手工工艺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特别注重拆装工艺,注重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卢贵星说,榫卯结构是红木家具的灵魂。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而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的主要结构方式。
据介绍,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每做一件“榫卯结构”样板,卢贵星都要亲自画图。据介绍,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多种多样,有“材丁字结合榫”“柜子底枨结构”“格坚榫”“帐子底榫”等多种传统榫卯结构。在制作榫卯结构时,还要注重榫卯的平面平直度、光滑度、结合处间隙大小、安装外观完整度、结构横竖面标准垂直度、榫头完整度、大小比例、榫孔的完整度、榫卯结构承受拉力等多个方面,
卢贵星表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古典家具在制作上亦有所改变,木材选择趋于多样化,家具款式不再拘泥于古制,然而无论如何更改,榫卯结构却是唯一不可改变的,榫卯是古典家具的灵魂、精华、核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