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润德化 施于无形
——追忆东阳木雕艺术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施德泉先生
施德泉工作照片
东阳木雕,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门游走于刀尖上的神奇艺术,千百年来造就了诸多匠心独具的名家和大师。今天也不例外。
不过在这个以“快快快”为节奏的当下,潜心于创作的人却是不多,一向考量匠心、创新、技艺及工艺的工美行业,不少人也日趋浮躁起来。但来自东阳的木雕大师施德泉却丝毫不受影响,仍遵循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就拿他创作的红木家具来说,难见工业生产的痕迹,而是滋味甚浓地用榫卯结构来打造,费工费料不说,其间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这就像做人一样,要的就是本真。”施大师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创作理念,正因如此,也缔造出一件件不一般的红木家具——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品位、极高的收藏价值,打造出当今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中的经典。
《和谐宝座》
【图说】作品获2009年度“东阳红木家具精品奖”,高110厘米、宽105.5厘米、进深78厘米,三屏式座围,梯形曲边。面下束腰,直牙条,正中垂洼地堂肚。直腿回纹马蹄,足下按托泥。边沿浮雕蝙蝠纹、缠枝莲纹、回纹、拐子纹。选用老挝大红酸枝木,所有用材无白皮、无嵌补,木料的纹理生动活泼、光泽动人。作品完全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工艺,所有部件均可现场拆装。重新组合后,各部件衔接依然平整如初。接缝宽度一致平整,用手抚摸也无高低错落,严丝合缝。整体雕刻精细圆润,呈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与传统的木雕装饰家具一样,在讲究用料、功能的同时,更注重雕刻、造型与图案的和谐统一。而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施德泉,便是现今东阳木雕红木家具行业的翘楚。他制作的红木家具,既有明式家具的简练挺秀,又有清式家具的华丽厚重:独到的造型使其形美,令人悦目;精湛的雕刻让其神美,使人赏心;名贵的红木令其材美,可以久藏。
选材严苛 做家具如做人
《福祉长瑞》中堂
【图说】选择了以五福捧寿、灵芝图案为基本构图元素,巧借“谐音寓意”的创作方法,将“蝙蝠”的谐音“福”、“灵芝”的谐音“祉”,连成福祉的原意,构成作品主题。松鹤连用寓意高洁长寿,呼应了主题创作。
名贵木材的价值往往按斤计算,而施德泉选用檀香紫檀、交趾黄檀、大果紫檀等珍贵木材时却将白皮切去,全部用心材,尽显材质的天然纹理。但凡见过施德泉家具的,无不感到木材色泽柔和,纹理清晰,摸之如婴儿肌肤般嫩滑,令人赏心悦目。
家具的牢固耐用与否,取决于榫卯结构的制作。但要做好榫卯结构,投入巨大,费工费料。尽管如此,施德泉却绝不偷工减料。“做至真至纯的红木家具,就像做人一样,要的就是本真。”施德泉做家具始终坚持这个原则。他认为:“五年家具见优劣,十年家具现人心”。
技艺精湛 自成风格
《阳春紫藤宝座》
【图说】该作品在造型设计时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现在很多红木原料的边材有厚有薄,表面有树眼或有孔洞,将宝座造型设计成紫藤形的肌理,以期充分利用稀缺珍贵的红木资源。结合双燕于紫藤间飞舞嬉戏的图案,以紫藤的寿象结合燕子灵动的形态,借喻老少健康长寿、紫气东升、生活美满。
中国传统家具之所以能达到几近完美的水平,正是由于对榫卯结构的运用。榫卯结构的牢固度、结构合理性、隐蔽性、装饰性堪称完美。施德泉娴熟地运用榫卯结构,将不同方向、不同维度的木件之间用不同榫卯巧妙连接组合,形成复杂而微妙的木制结构,利用木材刚柔兼济的特性,借鉴建筑结构力学设计极富韧性和弹性的整体框架结构,确保家具结构的稳定。“精雕细凿,视觉是圆润的,手感是细腻的,它使我们内心拥有更多的闲适和惬意”。施德泉希望通过他的技艺做成的家具使人得到这份享受。
《太平春市罗汉床》
【图说】作品在结合古典、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思设计、创作完成。不仅在罗汉床的文化附加功能上进行了精心构思,更在罗汉床的外形设计、整体布局上匠心独运,大胆突破。让人有“人在书中坐,书在人边围”的感觉,更能感慨“翻卷间阅览人间胜景,开合处饱读天地春秋”之意境。
同时,东阳木雕的技法也为其提供了创作艺术珍品的平台。他通过运用东阳木雕的技法和技艺,特别是东阳木雕平面浮雕技艺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及线面结合的造型技巧,将界面的艺术形态和神韵用木雕语言表达出来,一凿一铲间传递着其对工艺的追求。观施德泉大师的作品,刻画层次分明,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这便是其超越传统家具之处,家具也就不只于家具,可以称为艺术品。施德泉亦不只是雕刻工匠,便具有了木雕大师的风范。
此外,施德泉的红木家具,无论一桌一椅、一床一榻,其造型无不雍容端庄结构对称,高低长短比例协调。每件家具空间的虚实分割,构件的粗细短长,弧度的弯转急缓,线脚的锐钝凸凹,都恰到好处。一件件作品无不传达出施德泉大师神奇的刀尖艺术,展现着扑朔迷离的美感,蕴藏着无穷的美学内涵,是为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奇珍。
汲古创新 经典不断
身为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施德泉,在传承古典家具制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他遍翻典籍,拆装无数家具,在博大精深的东阳木雕艺海里苦心钻研,为红木家具传承发展不倦求索。
施德泉工作照片
有一种说法叫作“当你看到有铁钉的家具被冠以传统家具的称号时,请退避三舍”。施德泉不仅对传统榫卯结构驾轻就熟,其创新的榫卯结构成为东阳木雕技艺中的又一经典。在桌案或椅凳家具的支撑腿同面板等进行结合时,使用粽角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挂榫、勾挂榫;椅凳、桌案、橱柜类家具中横材与竖材组合时用格肩榫、飘肩榫、双头榫;拼板结构使用龙凤榫、穿带榫、银锭榫;桌案、椅凳、橱柜等家具中板面框角结合等采用格角榫;套榫、嵌夹式牙条榫接则用于圆材连接,圈椅的扶手用楔钉榫等;为使家具灵活拆装则用走马销等。
《玉锦连绵》座椅
【图说】创意清新自然、简约干练。贯通接连的线条在座椅上连绵行走,环顾有情,而无论怎样折返,其都有峰回路转之时,使整个作品平素光润中多了流畅线条的点缀,呈现静中动、动中灵的特点,寓意“玉锦吉祥,连绵富贵”。
除了结构创新,施德泉还追求家具设计理念及图案造型的创新。施德泉设计时对家具的细小构部件和与人体接触的任何线、面部件,都给予充分的注意和恰如其分的处理,做得含蓄、圆润,而不是锐棱劲起、锋芒毕露,看上去富于情趣,触及时柔婉滑润。
施德泉的红木家具展现的美是低调、隐匿、婉转的,其内在的不张扬恰如他的性格,然而它外在的坚实牢固又代表着施德泉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正是其艺术和材质自然和谐地融合,道与器之间的完美承载,他的作品遂成当今东阳木雕红木家具的经典。
(编者注:本文原标题为《泉润德化 施于无形》,登载于2017年11月出版的《中国收藏》杂志,作者为木子和杜宣平。人民网获出版方授权转载此文,以此纪念木雕艺术大师施德泉先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