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红木频道

舞狮挥墨同庆祝 佛山南庄“文昌诞”好热闹

李晓玲
2018年03月22日11:13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文昌塔前红棉盛开,相映成趣。

  孔家村传统祠堂前舞起了醒狮。

  穿着旗袍的孔家姐妹们一同游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挥毫泼墨,岭南书画名家在孔家村为村民留下墨宝。

  “文昌诞”上,身穿古代学童装束的幼儿园小朋友好奇地看着镜头。

  家长领着孩子一起拜文昌,祈求学业有成。小朋友们毕恭毕敬地排好队。

  在“二月二”南庄孔家村“文昌诞”活动中,有三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组是孔家村一位30多岁的母亲,背着背篓一早来看仪式开始前的舞狮表演,背篓里坐着她不到三岁的仔,抱着奶瓶看得同样起劲;第二组是从外地来的祖孙三代,外婆、妈妈、儿子,每人头上夹着一只小小的风车发夹,风一吹,三个小风车欢快地转呀转,在观看“文昌诞”的观众里格外显眼;第三组是六位穿着各色鲜亮旗袍的靓姨,全是孔家村的外嫁女,借着“文昌诞”的机会姐妹重聚,义务当起了礼仪小姐,对每位路过的人说“欢迎来到孔家村”,还打着纸伞在河里泛舟,自豪地挥手让大家拍照。

  突然想到,假如18日这天没有举办“文昌诞”,这三组人物还会不会有交集?村民们欢聚一堂的机会是不是就少了一个?我们这些外地人在谈到“二月二”的时候,是不是只知道“龙抬头”,而不知道还有农历二月的“文昌帝君神诞日”?这样一想,一场“文昌诞”,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趣味。

  “文昌诞”当天,孔家村还举行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挂牌仪式。孔家村常住人口1300多人,是禅城区内居住孔子后人数量最多的村落。孔家村文昌阁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保留有林则徐、孔继勋等历史文化名流的题字。孔家村岳雪楼则是清末“广东四大藏书楼”之一,其藏书鼎盛时达23万册。如果不是2013年在村民的集体努力下重建文昌塔,恢复“文昌诞”,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由此凝聚的一方精神或许很难广为人知。

  这些历史和精神,如今将在更大的平台,作为南庄建设中国建陶小镇的组成,发挥作用。国内现在知名的特色小镇,不少都有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比如浙江的乌镇等。而南庄的中国建陶小镇,则是将该镇紫洞路以东、佛山一环和东平河以西、季华西路以南、樵乐路以北的10.35平方公里地域,创建成为以陶瓷商贸、科技创新为主导产业的建陶特色小镇。从地理上,中国建陶小镇跨越了村落、农田、水乡、陶瓷商贸基地等许多综合的板块。如何将这些板块统一在建陶小镇的框架下协同发展?这不是单单靠规划可以实现的,而是要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认同的精神追求。因此,类似的历史和精神,在中国建陶小镇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学者认为,特色小镇不只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特色小镇的精神,要靠根植在本土的文化凝聚,要有真正懂得当地历史和居民情感的人参与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才能延续特色小镇的文化根脉,才能获得所有参与者的认同,才能树立小镇的精神地标。正如南庄镇委书记何战所说,“整个规划必须得到村、村集体、村民三方的高度认可和同意。惟其如此,特色小镇的建设才能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城产人融合发展,打造美丽文明村居和全域旅游的综合路径。”

  南庄将中国建陶小镇建设作为重振小镇文化的新平台。南庄打造中国建陶特色小镇,首先是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短板,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挖掘和弘扬岭南水乡文化、孔家耕读文化、建陶产业文化和红色英雄文化,打造岭南水乡生态文化区,展现建陶小镇独特的宜商、宜游、宜业功能,实现小镇参与者多方共赢格局。

  在文化共识的前提下,要实现到2019年中国建陶小镇主导产业年均产值250亿元;小镇范围内基础设施达到国家3A级景区标准,基本建成罗园水乡、孔家村两个3A级标准旅游景区等目标,就不是难事。何战透露,目前南庄镇正在全力冲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创建,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争取进入“国字号”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南庄的目标是,把中国建陶小镇打造成为广佛地区首屈一指的岭南水乡和“城产人文”融合示范区,如何做好这个“文”章,值得期待。

(责编:张桂贵、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