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红木频道
人民网>>红木频道>>正文

红木市场困局 大众化、年轻化或成新机【2】

2015年06月01日10:07  来源:云南信息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红木市场困局 大众化、年轻化或成新机

  而据近日,中国红木委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红木行业发展报告》,2014年我国红木产业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形态,随着市场高端消费的萎缩,红木制品消费动力不足,红木企业去库存与资金压力巨大。

  此外,远东家俱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红木家具生产,小企业较多,尽管近几年很多本土企业在红木原材料方面做得较好,品质有所提升,但在设计上仍然有所欠缺,产品同质化严重。

  尴尬的云南红木

  云南有着先天的红木口岸优势,但相比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等,云南红木仍有很长的距离。云南红木,正处于“普洱茶似的尴尬”。

  尴尬 拥有多重优势 本土红木却做不大

  云南省装饰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何建明介绍,与广东、浙江相比,云南在资源方面,坐拥全国森林资源大省,区位方面,云南地处边疆,毗邻东南亚、南亚等国家,近水楼台,木材进关容易。然而现实却是,多重优势下,云南红木产业却做不大,产业链不成熟,红木产业处于小、散、乱的现状。

  即便是在本地市场,云南红木的竞争优势也并不明显,甚至相对落后:在昆明,外省来的红木家具占据着整个市场的60%至70%;无论是瑞丽这个西南最大的红木原材料基地,还是几乎不生产红木的西双版纳,来自沿海省份的红木家具充斥,让整个云南红木颇为尴尬。

  转化 云南红木发展能否迎来新契机?

  去年,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森巴克保真红木家具凭借一直致力于的文化传承,成为市场上独树一帜的亮点。在雨龙家具城执行总经理、森巴克保真红木家具董事长施汶辰看来,云南红木产业之所以做不好,方式方法极为重要,虽然高端市场整体在下滑,但市场需求仍在。此外,很多云南企业在诚信、服务体系构建方面仍显不足,管理缺乏、人才缺失、资源整合欠佳……多重因素导致云南本土红木打不开市场。

  “一个企业没有文化,便没有竞争力、没有核心价值。”施汶辰指出,很多云南红木企业恰恰正是缺失了这一点。

  王新颖则认为,云南红木也并非无长进,近几年云南红木在保真方面在全国市场来说都有着较强的信任感,但云南红木之所以没有走出去,是因为缺乏有力的整体宣传。“现在云南有很多"名片产业",如云花、云药、三七、天麻、云烟、云茶等,但就没人提到云南红木。”他认为,正是因为政府关注度不够,才使云南红木成为一地的产业名片。

  市场 大众化、年轻化或成红木新机遇

  采访中,施汶辰指出,尽管去年高端红木在下滑,但红木市场仍在。而从这个角度,在云南省家具行业协会会长席辉反倒认为,在所有大宗类家具中,红木家具尚属销售较好,尤其是品牌红木走势较好,不仅与消费者环保意识加强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年轻群体也慢慢开始接受红木,红木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消费群体从“60后”延伸至“80后”。

  “今年对于远东家俱而言,反而是个更好的转机,因为不得不承认无论资源还是区位,云南都有着较大的优势,是个很好的平台。”新加坡远东红木家俱负责人指出。她认为,地利再结合品牌自身的历史文化、设计品质等优势,就能实现转化。

  起底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红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中国传统古典红木家具流派中,主要有京作、苏作、东作、广作、仙作、晋作和宁式家具。红木家具起源于明朝,红木文化一直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被认为是高贵的代表、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上一页
(责编:王丽芬、孙红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