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紅木頻道
人民網>>紅木頻道>>正文

紅木藝術絕世之殤【3】

2015年06月08日10:19  來源:東方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紅木藝術絕世之殤

傳統紅木家具制作用的都是純天然的材料,如蜂蠟等等。但是現代的家具加工中,用到了很多含化學成分的材料,如膠水,漆等等。這些成分不僅影響家具的藝術美觀,而且對人體也會造成傷害。

  傳統紅木家具制作用的都是純天然的材料,如蜂蠟等等。但是現代的家具加工中,用到了很多含化學成分的材料,如膠水,漆等等。這些成分不僅影響家具的藝術美觀,而且對人體也會造成傷害。

  在這個中國最大的紅木家具加工基地中,制作加工著不管仿古、現代等各種紅木家具。蔡先生的紅木家具加工廠算是比較正規的一家。

  “即使一些大品牌的廠家也會從一些小廠家或小作坊進口半成品或成品,經過再加工后售出﹔或直接向小廠家下訂單,拿到成品后冠以自己的品牌再出售,有些代工定做產品已經成為這些品牌商的主要產品,比例甚至超過80%以上。”蔡先生向我們透露。中國的家具行業准入門檻低,充斥在這個市場中的,有很多的“夫妻廠”、“父子廠”,沒有証照,活一旦來了,通宵達旦,粗制濫造。打磨、雕刻不到位,偷工減料,以此充好,家具的質量和工藝水平可想而知。

  蔡先生的紅木家具廠有約400個工人,家具制作的流程被拆分成一塊一塊,簡單如一張普通的椅子,也分成靠背、椅腿、面板等等,每位工人負責生產線上的一個環節,隻做分到自己的那一個部件。

  “木匠”變成“木工”,成為流水線前隨時可以被替掉的一環,而不知如何拼湊出一張完整的供人休憩的椅子。

  很久以前,就有人批評中國的紅木市場是“一群沒文化的人在做著有文化的產業。”

  蔡先生是木匠出身,一個木匠最常用的工具有斧頭、刨子、鑿子、鋸子、墨斗和魯班尺。做學徒那會,每天都要練刨木頭,師傅要求要把它刨得平平整整。“像雕刻這樣的精細活,就更加考驗木工師傅的手藝高低了。光雕刻技藝就有陰刻、高低浮雕、透雕、圓雕等,不同木材鏤刻填嵌,互作花紋、質地,或採用各種珍貴物品,如玉石、瑪瑙、水晶、螺鈿等作嵌件。”

  傳統木匠技藝中,水平高的工匠們不靠鐵釘和粘合劑就把一件紅木家具精品做出來,甚至精度比機器加工還要好。但現在傳統意義的木匠已經漸漸被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的木材加工設備取代。不僅制作出的紅木家具缺少個性,也不禁讓人擔心若干年后,傳統木匠的手藝會失傳。

  紅木家具具有強烈的個性,其核心價值在於制作的工藝和作品的氣韻。同樣一塊木頭,在經驗豐富的木匠手裡,刻出的是花團錦繡﹔在粗制濫造的木匠手裡,刻出的是急功近利。

  現代化的生產工具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在大大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傳統藝術。以前工人用刨子刨平,砂紙打磨,現在都是採用電動工具。

每種紅木木材都有自己的個性,或顏色勝,或花紋優,善加利用,加上能工巧匠的雕琢,成就了一件上佳的藝術作品。但是現在的社會中,浮躁的人心使得傳統技藝和傳統文化后繼乏人,即使有優良材質的木頭,也隻能雕出一堆“廢品”

  每種紅木木材都有自己的個性,或顏色勝,或花紋優,善加利用,加上能工巧匠的雕琢,成就了一件上佳的藝術作品。但是現在的社會中,浮躁的人心使得傳統技藝和傳統文化后繼乏人,即使有優良材質的木頭,也隻能雕出一堆“廢品”

  “能吃苦願意留在木工行業的年輕人少之又少,找木工的標准已降低為"不求手藝,隻要會做就好"。別看工廠裡有400多工人,真正經驗豐富的木匠師傅不超過20人。”蔡先生搖頭。

  今年4月香港嘉德的春拍,“1間房—比利時侶明室藏明式家具”專場11件明式家具拍出5370萬港元,其中“晚明黃花梨玫瑰椅六張成套“以2990萬港元成交。而3月紐約亞洲周上,“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以968.5萬美元成交。

  想象一百年后,我們這個時代制作的紅木價格在拍賣行會拍出什麼價?

  紅木家具是一份重要的文化資源和遺產,中國精湛的傳統家具工藝也不應該斷送在我們這一代人之手。傳承和發展是當務之急。不要讓一百年后我們的子孫說到我們這一代的紅木家具時,“一文不值”是代名詞。

上一頁
(責編:王麗芬、孫紅麗)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