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子龍:中華榫卯的二十四性
2016年06月14日11:05 | 來源:人民網-家居頻道

榫卯有內部構造和外部縫線,就內部構造來看,榫卯的結構原理各有不同,其投裝方向和受力結構性質以及家具日常使用中榫卯的抗力也千差萬別。其內在結構性質可歸類為“二十四性”,以供參考。
“二十四性”分別是:
甲組:直、槽、穿、栽、扣、契;帶、位、挂、銷、抹、格。
乙組:斜、插、夾、悶、卡、互;靠、交、抱、鎖、斗、結。
甲組與乙組是相互對應的。
(1)直:甲1,榫材與卯材呈“丁”字形,即垂直關系。直榫平肩或齊肩,榫頭或出或悶,是所有木材構架的最基本榫卯連接方式。
(2)斜:乙1,榫材與卯材(指木紋)是斜角關系,或銳角或鈍角,卯眼與榫肩均非90°連接;另有榫材與卯材雖垂直,但卯材扯轉斜肩的榫卯連接。
(3)槽:甲2,兩材同向或垂角,卯材凹槽與榫材凸邊(舌簧)的相接,板與板或板與框杆的凹凸拼合。
(4)插:乙2,燕尾凹槽類的有向插入連接,即投裝時必須先對准就位后再往一邊插緊,除固定位置外還具有拉力。
(5)穿:甲3,甲材穿過乙材而與第三材相連接,而乙材基本是限位不動。若甲材在穿入乙材區間內需要穩定,則另加楔釘,但其主體榫卯的結構性質仍是“穿”。
![]() |
(責編:張桂貴、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