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子龙:中华榫卯的二十四性【2】
2016年06月14日11:05 | 来源:人民网-家居频道

(6)夹:乙3,两材呈丁字形连接,甲材榫头呈鸭嘴状,一主一辅、一内一外,主榫入眼辅“榫”在乙材眼的外侧相夹,外面的辅榫仅有主榫一半左右。
就传统作法及木性而言,槽与插有其共同点。若两材(板与板)是同向木纹相拼接的,其槽内可施胶,但板与大边抹头等相拼接的槽与舌(簧)之间绝对不可施胶,而应施蜡,以防止其后上漆时的漆渗入。
(7)栽:甲4,两材杆都要凿眼对合的平行拼接,中间另设小榫顺纹栽入连接,一般情况下,小栽榫头一深一浅。
(8)闷:乙4,两材格角或孤接,两材都要凿眼“凹槽”,另作一键式小木块横(纹)向闷入。
(9)扣:甲5,两材(托泥)格角连接时,在预留的上小下大头的孔内扣住垂直的第三材(腿足),先将腿足下的小方锥榫头定位,然后再将两材格角榫卯结合并扣住腿足。
(10)卡:乙5,边抹两材水平格角时,在预留的孔洞内,穿入并卡住第三材竖腿,使其上下左右不可转动或移动。
(11)契:甲6,两材均出榫、榫头与榫头相互契吻、各部位分别交于第三材同一卯眼内的拼合连接,两榫头有明榫和暗榫之分。
![]() | ![]() |
(责编:张桂贵、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