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紅木頻道>>展會信息

新常態下紅木行業的文化與市場【5】

--2016中國(臨沂)紅木家具高峰論壇實錄

2016年11月30日13:26 |
小字號

  濮安國:大家好!我是江蘇省蘇州市,我們中國紅木家具文化研究院,是由中國家具協會跟全國的有關地方政府共同建立的研究紅木文化的專業機構,成立已經三年了。它給我的使命是正本清源,要宣揚中國的傳統紅木文化,要研究紅木家具的優秀文化傳統,繼續發揚光大。

  今天,到臨沂來,能夠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討中國紅木家具的文化藝術,我感到非常高興,也謝謝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能跟大家一起進行研究和探討。

  這個問題的的確確,現在全國的紅木家具,行業發展之快是歷史上從來也沒有的。我在進入紅木行業的時候,全國隻有3家大的工廠,一家是蘇州的紅木雕刻廠,還有一家是北京的龍興城,還有一家是廣東的宜木家具廠。這三家紅木工廠,主要是生產銷售到國外去的,去換取外匯的中國紅木家具。今天可不得了,今天全國的紅木家具,據我們中國家具協會的初步統計,不少於3萬家。你看看我們臨沂這樣一個市場,我今早看到我們的市場,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一個怪物,有3萬到5萬的面積,而且裡面琳琅滿目,擺的滿滿的,各種品種都有。在這裡的話,也不得不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就是紅木家具的概念,什麼是紅木家具?隨著時間的發展,也在轉變。我們在研究紅木家具的時候,和現在對於紅木家具的認識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我們要通過我們的講壇、通過我們的生產實踐、市場的考驗,把它逐步逐步的吸收下去。

  我提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紅木家具?為什麼要喜歡紅木家具?因為紅木家具它代表了我們中國家具的高端品牌,自從有了紅木家具的概念開始,它依然就是我們中華民族高級家具的代名詞。每一家裡都有紅木家具,你一定是有錢的人家,你一定是有品位的人家。一般的老百姓,過去是買不起紅木家具的。

  從3家紅木廠到3萬家紅木廠,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國家富裕了,我們大家有錢了,大家都渴望能夠買到一套紅木家具,放在自己的家裡,體現我們的文化的傳統,更重要的是體現自己的一種富有。說的明白一點,就是我有錢了,我要買紅木家具了。隨著我們經濟建設的不斷的騰飛,我們的紅木史是不會停下的,隻會不停的發展。

  問題在什麼?問題在紅木產品怎樣做,做什麼樣的紅木產品,能夠適應這樣子的市場的需要。所以我研究紅木家具的時候,我講心理話,我對現在市場上的紅木產品我是不認可的,我認為你這不是紅木家具,是什麼?是紅木材料做的實木家具。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是紅木材料做的實木家具。

  紅木家具我剛才講了它有一個基本的歷史概念,它有一個文化內涵。現在正在一個變革的過程中,怎麼樣把這個文化概念,把文化的內涵植入到現代紅木材料的家具裡面去,實際上這個問題帶我們學術界講起來,是一個大家要不斷發揮新的智慧,考驗我們的工廠怎麼樣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也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我研究紅木家具已經45年了,整整45年了。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感到怎麼樣認識紅木家具,涉及到一個材料問題。剛才我們秘書長也講到了,材料問題,我們現在做紅木家具,它的發展的關系,實木是我們紅木家具的一個重要的生命特征,你這個材料,它決定了你這個家具的性質。為什麼大家都知道文化可不得了,這些都是現代紅木家具的一種文化意識。其中包含的價值,材料直接影響到我們紅木家具,這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在這裡,我們對紅木家具的認識,材料一定要有一個深刻的、准確的去把握它。第二個,叫工巧。工巧是什麼?就是你制造紅木家具的過程中,所有的手藝的運用。包括茆隼結構,包括家具造型上的設計等等,都作為工巧的范圍。所以我們對紅木家具的認識,不僅從材料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從工藝方面。

  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講,你好的小葉紫檀、好的文化裡,你做的不好,一樣也沒有人買。你一般的木材、一般的紅木木材,你能應用好的設計,它同樣可以制造成很有藝術水准的家具。所以我們要選擇家具,我們兩者都不可以忽略掉。現在很多人對這個問題不認識,拼命的隻看材料,不看工藝。我感覺到我們在生活過程中,我們既要把材料分的很清楚,這個不能弄虛作假,要真才實料。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就是要工藝,工藝水平。所以這裡面牽扯到我們的審美觀念,古人對家具的要求,我們現代人對家具的要求,為什麼我們的紅木家具會這樣普及?因為我們現在跟古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現在很多紅木家具,新的紅木家具,我們年輕人喜歡的紅木家具,你如果不改變,那你這個紅木家具怎麼樣去適應市場的需要,怎麼樣滿足不同顧客價值的要求?

  我在這裡稍微舉幾個例子講一講,不知道你們這裡知道不知道。在十多年以前,我們的家具主要是雕刻的家具,紅木家具都是雕刻的。我們東陽的家具最好在什麼地方?就是因為雕刻藝術。我經常到東陽去,我每年在東陽走幾次。最近講個笑話,你這是不對的,家具是家具,雕刻是雕刻。雕刻的藝術和家具結合,我們中國紅木家具的發展方向搞錯了。我們中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紅木家具的精華,是明式家具。明式家具震撼世界,是世界家具的典范。

  雕刻是藝術,但是把《西游記》、《水滸》、《紅樓夢》全部雕到家具上,你這個家具不一定就是藝術。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你們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我們在東陽地區做過很多這方面的研究,比如明檀,他們的家具很少雕刻,完全是他們原來的思路,他把外國的設計師請來,請來干什麼?中西文化的結合。我給他講,我說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西方設計的很多造型、款式,它恰恰是學習我們明式家具的特點,吸收了這個特點以后,再融入了現代西方史上的簡約家具。家具它是實用藝術,不能離開實用。把所有的家具都雕的像宮殿裡的寶珠一樣,那這個家具是土豪家具,隻有那些有錢的大老板才能買得起。但他買得起,他不一定說這個家具就是我們當代藝術的代表。

  所以他們說濮老師,你講講哪個家具好,怎麼評判。第一是材料,材料的識別。第二是工藝的好壞,它要服從結構的需要、服從設計的需要、服從人體的需要,而不能把它理解為工藝就是雕刻,就是雕刻家具。所以這個理念,我想我不是針對某一種現象,我是作為一種正本清源的一種普遍知識的講座,我們千萬不要把路子走錯了,我們的紅木家具發展,一定要沿著我們中國明式家具這條道路,不斷的向前進,我們的家具在世界上才能再沖高峰。本來我有些作品的,我年紀大了,操作這個東西有點困難,如果有機會,我可以把它放出來。所以這裡面,我們怎麼樣來認識我們的家具,來判斷它們的好與不好、文化性的內涵,到底哪些方面體現出來。我們是實際做研究的,我們都是看得見的,音樂靠聽覺、家具靠視覺,視覺上它的造型意義上,要符合人審美的發展。這個話可能有點專業性,就是第三個人來評價、來欣賞這個家具的好壞,就是直接的視覺上,它要造型要美、造型要大方,要適合我們中國人的感情。紅木家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的精髓,這一點的話,我感到非常非常重要。

  這個造型應該怎麼樣子來體現?來表現?需要有大量的人才,什麼人才?紅木家具設計師。我們做紅木家具都靠什麼?靠師傅帶徒弟。過去在紅木行業裡邊,要打樣師傅、打樣木匠。實際上師傅多少年積累起來以后,傳給徒弟。我們的紅木家具實際是寥寥無幾。我們走了彎路,第一次把清代的家具抹縫了以后推向市場,這是我們的傳統、這是我們的木材。第二次,這幾年來大量把明式家具原材原樣的進行制造,從去年還是前年開始,新中式家具,有人反對,有人提倡。有人問濮老師你怎麼看?我說隻要符合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去發展,我還是支持的。所以現在這個問題,你們看紅木市場到底怎麼發展,到底怎麼走,走的更好,我們一定要通過我們的設計師、通過我們的工廠,還要通過我們的消費者、購買者,共同來把握好,真正使我們的紅木家具真正發展。

  這個比較專業一點,就是品種的變化,我在70年代搞的時候,有新品種,現在實木的類目豐富,它很多品種會產生新的設計,新的設計、新的款式、新的造型,我們在這裡一個是設計者,一個是我們的消費者,我們的購買者,對於造型藝術的把握,平時我們要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去研究。所以在這裡的話,我想一個是材料,一個是工廠,一個是家具意識的影響。我們隻要把握好這三個方面,對於我們中國紅木家具的評賞,是好是壞,大家就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否則的話,這個東西就沒有一個標准。

  有人講,有沒有紅木家具的意識,有沒有標准?我說既有標准,也沒有標准。我講一句笑話,情人眼裡出西施。你認為好的,你有感情的,你都認為它是好的。這裡邊牽扯到美學裡面對美的評判,對家具意識的評判。所以我們家具協會每年都要做一些大賽、評比,要出現不同的意見。但是這是有標准的,我剛才講了,對材料的好壞、工藝的好壞、功能的好壞,再加上造型藝術的審美的標准,客觀的標准,一件家具好與不好,我想我們今天要對家具有一個理論認識,我們有一個准確的文化認識,否則你對家具就很模糊,對色彩問題還有什麼問題,很多很多。我現在我們紅木家具的發展,現在已經到了理性消費,你認為它好嗎?也可以說好,你說市場現在比較低吧,我說也蠻低的,有的時候也賣不動。

  這時候,我們怎麼樣能把我們的紅木家具的質量提高,把方向看清。我早上聽秘書長給我們講,我認為她能想到這一點,也可以說是幾十年來的一個夢,能不能成立一個紅木文化的夙願,專門培養設計人員、優秀的木工、優秀的漆工,我們全國的優秀的設計人員太少了。全國的每一所大學裡面要培養紅木的設計師。我是一個大學教授,我在大學裡辦了一個博物館,我人走了,博物館也沒有了。也在蘇州成立了一個私人博物館,算下來有近三萬家實木的博物館,全國的博物館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古家具的博物館。古家具裡面有很多東西,你們也聽到了,一件家具一千多萬、兩千多萬,我也出不起這個錢,這就是我們傳統家具的文化因素。一件家具賣一千萬、兩千萬、三千萬,最高的一件是什麼?一把椅子,賣了1.2億,這才一把椅子!

  我們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這樣豐富多彩的、理論含量很高的遺產,到了我們這個時候,我們怎麼樣把它傳承下去、繼承下去,我可以這樣講,解放以來,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在有幾十年了,你哪一把椅子出過改革?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家具。很難,很難。我們要我歷史使命感,我們要有民族感情,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我前天也是在其他地方講課,我也講到,我要到這裡來,我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我想也跟吳大師一樣,實際給我兩個半小時,我講45分鐘,我老師嘛,我掌握一節課。所以昨天下午4點多我到這裡,也是這個情況。

  我就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圖片,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圈椅,圈椅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家具史的一個杰出的貢獻。但這把圈椅現在西方人通過改革以后,搞了一把圈椅,這把圈椅風靡世界。它要用經濟來講的話,它是重構了產值、重構了價值,那可不得了了。現在我們國內很多地方都有王愛圈椅,你去看,有的是,這兩把椅子不是我們中國的。這兩把椅子的設計師,丹麥的,是丹麥人設計的,已經生產了多少年?50多年。所以別看一把椅子、別看一張桌子,在這裡面的學問大著了,文化深著呢。我們在座的都是家具人,都在為家具奮斗,我想在這裡,我們共同努力,把我們中國的紅木家具這個高端品牌,要牢牢地抓在手上。現在我們的家具到國外去,我帶了兩次團隊到美國的國際椅子博覽會去進行展覽。很多人對於我們中國的家具很喜歡,但是他們也提了他們的一些看法。他就講,這個家具放在現在家裡好像不太合適。過去的話,為什麼古代的人那樣喜歡我們的明式家具?我們的明式家具之所以能賣到那個價格,就是因為它的藝術水平得到了世界的公認,我剛才講的一句話,就是震撼世界,我們的家具震撼世界。

  所以在這裡面,我們的高度要再高一點看問題,來看器件。我想對我們紅木家具的發展,應該是更有意義。就事論事的時候,我感覺到可能困難比較大。我倒是很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我們中國紅木家具的學校把它辦起來。你像我們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沒有一個學校培養紅木家具的專業人才,我們的木材專家有的是,像今天也有徐老師來講他的木材。連先有紅木還是先有紅木家具都搞不清楚,我在這裡告訴大家,是先有紅木家具再有紅木這個名稱,再有國家的標准。我們過去這個材料、那個材料,搞不清楚,老百姓怎麼搞的清楚,顏色都是紅的。所以那家人家有錢,那家人家有紅木家具,所以是這樣來的,是開始於清代的乾隆年間,才有紅木家具這個名稱。這也是一筆混帳,好的幾十萬,差的幾千塊,這都叫紅木,不混了嗎?所以很多問題還要我們去研究,還要我們去深入的探討這些問題。我們古代的家具是漆器家具,這是我們中國家具史上的一個大的革命,這個革命產生以后,到1938到1948年的歷史,我們創造了那麼輝煌的明式家具,得到了世界上的一致的贊同。我們怎麼樣把它繼承下去、傳遞下去,就在我們紅木家具的行業裡面,就在我們在座的家具人裡。

  我希望大家搞經濟、搞生產的同時,也考慮一下我們知識分子的想法,我們正在拍一部電視片,資金已經落實了,我們要把蘇州家具的工藝,把它全部記錄下來。這裡邊太深了,有魯作、西作,還有廣作,還有什麼作什麼作。這個作是什麼?作是地方風格,有嗎?沒有,哪來的地方風格?過去有的,蘇作跟廣作一看就知道,這是蘇州地區做的,那是廣州地區做的,還有我們北京的北作。這三個流派是從清代以后逐步形成的,它的文化內涵有風格,有藝術風格,它有造型的特征,有不同的用料、不同的工藝。現在從南到北都是一樣的,計劃生產。所以實際上紅木家具已經分了很大的層次,我不反對現在大家生產的這個紅木家具。我哪怕把它稱為紅木實木家具也好,但是我們的精品家具不能丟,我們國寶的東西不能丟。我們紅木生產的這些家具,要更適合於國人的需求,這同樣是對我們紅木家具行業的一個推進。我的觀點是這麼一個觀點。

  所以在這裡的話,我想我們的老總,我們舉辦這樣一次專業的論壇,我們幾個人一起跟大家進行一個交流、進行一個討論,我是非常踴躍的。可能過去大家自己也不會想到這麼許多問題,低估了這樣一個好的存在。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謝濮教授,剛才給我們做的分享。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對一些概念還在模糊的時候,他給了我們一些點睛之作,也讓我們能解決心中的這些迷惑。

  其實我覺得每一份作品是一份大師所給予我們的一種靈感的迸發,在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的時候,可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真知灼見,但是我相信所有美的東西一定給大家的感受是一致的,那就是讓我們去欣賞它、鑒定它。

  從紅木文化,因為我個人年紀比較輕,可能對它沒有太多的了解,我認為它更多是融入了歷史的東西,是歷史的傳承。這樣的文化如何讓它在新的常態下能夠有新的變化?我相信今天的論壇是給了大家一個思考的空間,讓我們好好的琢磨。

  下面我們掌聲有請市場運營專家、資深營銷專家,國家職業技能高級鑒評員劉春林,為我們做《從浙江東陽紅木市場試析專業市場》的主題演講。有請。

(責編:張桂貴、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